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贞观年间,唐太宗改革科举制度,通过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和考试次数来网罗各种人才;推行官员向皇帝推荐人才的制举制度和自学成才者向官府乃至皇帝自荐的自举制度;对于年老、丧失活力的官员,唐太宗还制定了致仕制度,以便吐故纳新。这些举措
A.使士族丧失了政治影响力B.提高了官员的参政积极性
C.扩大了封建统治社会基础D.标志着察举和科举的结合
2022-05-26更新 | 1222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山中学2023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宋代科举考试的相关要求。这些要求

国于监,开封府举人有与发解官亲戚者,止两司更互考试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每秋赋荆差官考试官亲戚,谓之别头。至是以锁厅人多,颇侵寒士解头,乃令府.监护选亲戚,而专差官试锁厅人

《宋会要·选举》

诸州自今考试举人,并封弥卷首,乃委转运司所部选词学并公勤者为考试,监门.封弥官

《宋史》


A.有利于科举选官的公正公平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教育的有效控制
C.旨在强化对中央官吏的控制D.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垄断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唐代科举考试策问的部分试题描述。据此可知,唐朝科举考试
社会现象试题描述
安史之乱后.落镇割据成为唐代政治的棘手问题主考官元结问进士,“其策安出,子其昌言”
中唐以后,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被打破进士考试时,考生须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
780年实行两税法后,唐代社会出现“钱重物轻”的现象李翱在《进士策问二道)中要求考生提出具体的对策
A.命题遵循经世致用原则B.选才标准趋向公平合理
C.士族子弟的仕途被阻断D.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