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记载,“国朝仍前明之制,以内阁为政府,大学士为宰执。……前明天子拱默,委任左右,故阁臣往往比(结交)中涓(宦官),作威福,营奸利,虽分权于部,而权益重。国朝凝旨有定例,内外大臣言官摺奏,则直达御前,天子亲笔批答,阁臣不得与闻”。以上史料说明
A.明朝内阁为中央决策机构B.明清内阁显著提高行政效率
C.清朝内阁的权力逐渐削弱D.清朝内阁有效防止宦官专权
2022-05-26更新 | 1048次组卷 | 11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11月线上月考历史试题(B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
2020-11-16更新 | 119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明史》记载:洪武十七年铸铁牌。文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宫门中。《明太祖实录》中却无洪武十七年铸造铁牌的记录。万历十二年,御史谭希思上奏疏,奏请万历皇帝杜绝宦官干政,仿照祖宗故事恢复铁牌。万历皇帝认为在本朝的典章制度内没有记载该制度,谭希思的奏疏不足信。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史》是正史,记载的内容应该最为可信
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C.《明太祖实录》的记载比《明史》 更为可信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
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2019-10-22更新 | 230次组卷 | 37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市农一师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文献记载:“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其委任之权力,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材料中所体现的制度是
A.辽设南、北面官B.金朝“猛安谋克”C.明朝内阁制D.清朝奏折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历史记载,明朝初期形成中央以“五府”“大九卿”为主体,地方以各省“三司”为主体的官制结构。明成祖后,又形成辅佐皇帝处理政事的内阁、司礼监体制,还逐渐形成了督抚制度。明朝官制的变化反映出
A.朝廷与地方的矛盾渐趋缓和
B.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
C.皇权统治的效能空前加强
D.分权制衡机制得到了贯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这表明,明代内阁
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
B.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
C.内阁拥有参与决策的权力
D.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
2019-05-06更新 | 223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
C.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D.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
2019-01-30更新 | 325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的《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该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主要是因为
A.内阁地位无足轻重
B.皇帝权力过度膨胀
C.内阁不是法定机构
D.阁臣多来于翰林院
2018-04-22更新 | 626次组卷 | 30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六章《中国的政府机构》记载:“我自己亲眼看到即使皇上也不敢更改这次公开调查的审查官们所做的决定……”“我说看到,是因为所涉及的被判决的人的名单刊为单行本发行全国。”利玛窦认为明朝时期的中国
A.君主不再专制
B.君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C.文中的“审查官”指的是负责选官的官员
D.相权有所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