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但严禁宦官干政;明成祖设立内阁,任用亲信担任内阁学士并参与决策,后来内阁又取得“票拟”(替皇帝草拟奏章批复意见)之权;明中期后由宦官担任的司礼监太监不但识字并代替皇帝进行“批红”(用朱笔正式批复奏章)。这些变化(     
A.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B.有利于实现民主决策
C.反映了专制皇权的强化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揭帖”原为明初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明中后期,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包括商榷票拟、随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等。这种变化表明
A.内阁的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B.官僚队伍能够有效制衡专制皇权
C.明代政治体制日益走向僵化D.内阁在中枢决策中具有重要地位
2022-05-31更新 | 1932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明代内阁制度演变图》,从演变图可知
A.内阁权势强大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君主集权加强D.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代内阁的一般阁臣来说,由于基本上都是文学侍从之臣出身,入阁后权力之大小,只决定于票拟被采用的情况,所以呈现为不稳定,没有保障,没有连续性。由此可见,明代内阁
A.没有统治实权B.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C.成为中央合法机构D.使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代宦官组织直接归皇帝统辖,机构极为庞大,共设有二十四衙门。清初,将二十四衙门并为十三衙门。康熙时期,又将宦官划归内务府管辖,内务府的慎刑司对不法宦官有先拿后奏之权。清代这些举措
A.杜绝了宦官对政治的影响B.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C.说明传统制度已趋于僵化D.反映了专制制度的自我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