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支撑点。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隋代,特别在唐代,……(科举制的实行)贵族的力量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被职业官僚所代替,这些职业官僚依靠自己的才能和教育程度并通过科举登仕,……这样就扩大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使出身于小家族的人也能进入官场。旧贵族逐渐消失。随着政府官员的这一变化,皇帝的地位也改变了,……皇族以一种崭新的面貌雄踞于普通社会之上,同时皇帝开始逐渐地扩大了他的专制权力。

——【英】崔瑞德【美】费正清《剑桥中国史(隋唐史)》

材料三太祖自诛胡汪之后,遂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布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故解缙与胡广诸人,皆以讲读入阁办事,杨文定亦但以太常少卿入。不兼部臣,亦无散官。故其权甚轻。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后三杨在阁既久,渐兼尚书,其后散官加至保傅,虽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矣。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皇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与以前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什么主要区别?
(2)据材料二指出实行科举制的政治影响有哪些?
(3)据材料三指出内阁逐渐“势重”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阁阁臣是否真的“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
(4)以上材料带给你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2019-01-1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请回答: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不差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   要扬弃那些落后的、腐朽的,不合时宜的、与人类文明潮流相违背的东西,与时俱进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吴思、李晨《起点:亲历中国改革开放》


(1)材料一认为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请举史实说明。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模仿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失败的原因。
(3)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举措。
(4)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至近现代以来政治制度模式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朱元璋)因考虑到“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于是年九月“置四辅官”。要求他们“宜体朕怀,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位理赞化,以安生民。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二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巨,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巨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事情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明朝内阁制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叶向高认为“阁臣”的工作有什么特点?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神宗时期,“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下侵六曹之职掌”说明了什么?
(4)依据材料三谈谈近代英国君主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内阁制度对本国政治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2019-03-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8-19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内阁大学士无定额。永乐年间有七人,宣德年间有十四人,万历年间有二十人,崇祯年间有五十人。明代内阁无属官。然而清代的内阁制就有不同:清代内阁大学士的名额,康熙年间,满汉大学士率为四员,到了乾隆十三年以后,才规定满汉学士各二员,协办大学士或一员或二员,非有缺不可递补。至于内阁官员有大学士、学士、侍读、中书舍人、典籍,其下又分设十二个小机构,作为国家行政中枢远较明代内阁组织庞大。这也导致清代内阁出现了权责不明的现象。

材料二   明太祖创设殿阁大学士之始,仅令其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与国政。迨仁、宣之世,创设票旨制度之后,大学士已参预政事,其后又有首辅、次辅之分,票拟仅决于首辅一人。然清则刚好相反,清内阁制成于康熙时代,然此时便有翰林院分去内阁一部分的职掌,因翰林院的职务亦为掌制诰以备顾问的机关。至雍正时,为对西北用兵而另设军机处,参掌机密,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明清两代的制度比较》


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要求:
(1)完善上述材料出处中“”,并据材料简要概括这一制度从明到清的发展变化。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导致这一制度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明清时期这一制度发展变化的影响。
2018-11-24更新 | 166次组卷 | 5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如皋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代何良俊说:“明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布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这反映出内阁权力上升的原因在于
A.内阁首辅由皇帝亲信担任
B.内阁为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C.内阁取得票拟谕旨的权力
D.内阁大学士拥有最高决策的权力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

                                                      ——《汉书·孔光传》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国君,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四: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情况表:

时间职位基本职权
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法定的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
以后
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
(3)明朝内阁是什么性质的机构?阁权地位“经常受到挑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清朝设立军机处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5)以上材料反映出古代政治制度演进的特征是什么?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间

职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请根据所学知识反驳之。

2018-11-1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恒立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内阁制度自永乐时基本形成后,仁宣时期内阁发展迅速,阁臣地位迅速上升。内阁大学士有多人,在主持票拟及处理其他政务时,往往根据阁臣资历深浅,及皇帝信任程度的不同,而有主次之分。嘉靖时胡世宁上说:“不知自何年起,内阁自加隆重,凡职位在先一人,君臣尊仰,称为首相,其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嘉靖皇帝的预制、诏令中,首次正式使用首辅、元辅、首臣、首相等来称呼阁臣中的首席者。

——摘编自单长桂《明代内阁首辅制度研究》

材料二   1841年皮尔在缺少王权支持下单靠竞选胜利而组阁,他不像以往许多首相那样,在内阁中充任国王的“总管”或“总监”而甘居"同级阁臣之首”,而是居高临下,全面控制内阁及下属各部。1842年,他甚至越俎代庖,亲自定政府财政预算案,而以往这一职责总由财政部主管大臣行使。在重大政策上,他要求各部主管者预先禀报首相裁决,并且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不准其他阁员“越级行事”。

——摘编自韦荣建《论英国内阁制度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内阁首辅制度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内阁首相与明代内阁首相二者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主要影响。

2018-10-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门的共同点是什么?

(2)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

2018-10-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月考历史试题卷

10 . 明清时期的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但仍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皇权居于权利的最高峰,然而实际上的行政权力掌握在官僚政治系统手中,官僚政治系统的核心是宰相,负责处理全国的一切政务。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而且对大臣十分猜忌,他绝不允许人们染指皇权。胡惟庸的权力增长,把亲密盟友提到了高级职位上,驱逐他认为不大会支持他的人。朱元璋杀胡惟庸,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将在我国实行了至少一千五百年的宰相制度正式废除。作为数代沿用不移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宰相制度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朱元璋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宰相制度。

——摘编自牟珊珊《浅谈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

材料二   从明代内阁制度发展与演变过程来看,内阁是有议政权的,……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政务负担;又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自永乐直至明亡,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万历《明会典》所开列“文职衙门”名目,竞未专列内阁这一机构。仅在《翰林院》一卷中予以附带介绍。

——摘自杜志明《明代内阁制度的宰相化及其终结》

材料三   到洪、宣之世,内阁大学士身兼部职,阁权渐崇。由于宫廷的禁例和大臣理事的规矩,皇帝无法随时召唤近在咫尺的内阁大臣,皇帝和阁员之间难以随时配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明代是由宦官实现的。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严禁宦官擅权。于是,雍正帝选调内阁大学士等官“日值禁廷,以待召见”,形成了军机处制度。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朱元璋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宰相制度”?

(2)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4)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内阁制度的发展结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中央官制的变化发展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的实质是什么?

2018-10-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颜锡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