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史稿》记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军机处的职能是(     
A.负责监察地方高官B.主管六部百司
C.协助皇帝处理政务D.处理民族事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代通史》记载:“清初之政令,虽号称出自内阁,而实权则仍在满洲大臣。”据此可推知,清初
A.内阁权力有所提高B.权力制衡机制完善
C.皇权受到极大牵制D.汉族官员未入中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清史料记载:“军机处为枢密重地,非奏事人待旨及上所宜召者,虽王公大臣不许私入,如敢私人,或私自会见军机官员,随时纠勃论处。”据此可知,军机处
A.办事效率高B.秉旨办事C.官衙管理严D.保密性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宣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史·地理志》中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谈谈汉唐中央集权曾经一度遭到削弱的原因,并指出作者推崇何种国家结构体制。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指的是哪些?材料二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4)材料四中雍正帝设军机处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和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史料记载中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
A.“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2019-04-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永清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料记载,“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由此可见,清朝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涉及广泛
C.机构完备,人员精干
D.架空内阁,威胁皇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
A.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B.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
C.大臣须由专人担任
D.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
2019-01-16更新 | 216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元史·百官志》记载:“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记载“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世泄露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外……后名军机处……。”材料所述两个对应机构
A.起初都是中央临时的派出机构
B.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
C.后者皆为中央常设行政机构
D.都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将各省解送之明代以后各书,逐一覆加检阅……务将诞妄字句,删毁净尽”,这段记载反映了
A.明朝时期专制主义的发展
B.清代加强了文化专制统治
C.明清时期重视文化事业进步
D.清朝文人创作态度严谨
2017-11-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全国后,正式确立了宰相制度,丞相即宰相是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内与皇帝参决军国大事,外则总领朝政百官,综理朝政,汉武帝时期,在宫廷内任用尚书、侍中等官员作为自己的助手,组成内朝,发布一切政令,隋朝采用了“三省”制度,三省长官为尚书令(正一品)左右仆射(从二品)纳言(正三品)内史令(正三品)均是宰相职务。唐代大力推行人才选拔上的变革,使宰相的人数突破三省长官的范围,大量增加。北宋前期。“中书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为正宰相。”并将门下、尚书两省置于外朝,尚书令、侍中没有特招不于预政事。

——摘编自《浅析中国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据《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在《问文学》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

——《明史辑要》

材料三   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大臣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与丞相取务不同的是,此为没有任何品阶的非定制职衔,也无俸禄。

——摘编自《中国历史同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相权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相权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双向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