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门的共同点是什么?
(2)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清史料记载:“军机处为枢密重地,非奏事人待旨及上所宣召者,虽王公大臣不许私入,如敢私入,或私自会见军机官员,随时纠劾论处。”据此可知,军机处
A.办事效率高B.秉旨办事
C.具有决策权D.保密性强
3 . 君主专制的发展
(1)实行________
①特点:迅速、机密。
②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2)设立________(中枢秘书机构)
①开始:________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
②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
③职责: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________,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雍正是一个工作狂,批奏折俨然是他人生的一大爱好。据史料记载,雍正在位十三年间,累计写下了共一百多万字的奏折批语。每每批奏折到深夜,睡眠时间大概只有四个小时。本来工作量就大,他还增加了,上奏人数。而且每件奏折都亲自批阅,有的奏折的批语甚至到达了一千多字。

(3)制造“________
①目的: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2021-10-0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前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
2020-11-16更新 | 11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绥滨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圣祖实录》中记载:“百官‘知有密折,莫测所言何事,自然各加警惕修省矣’。”由此可知密折制的实行
A.使皇帝获取信息渠道减少B.提高了皇帝的决策效率
C.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D.对文化造成了严重摧残
2021-05-05更新 | 34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9十1高中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记载,康熙帝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据此可知,“御门听政”
A.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
B.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
C.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
D.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2019-08-23更新 | 828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9年天一大联考 "顶尖计划"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史料记载中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
A.“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2019-04-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永清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明太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三   明清之际,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此后,西方许多国家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现象与朱元璋采取的哪一措施直接相关?基于“不可无辅臣”的认识,明永乐帝采取了什么针对性措施?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朝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能是什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特点?
(3)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明清时期的政治体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
A.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B.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
C.大臣须由专人担任
D.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
2019-01-16更新 | 216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5届江苏南京市高三上期期初摸底历史试卷
10 . 《清史稿》中记载:“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由此说明清朝中前期=
A.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B.内阁和军机处相互压制
C.军机处专权威胁皇权
D.军机处的管辖权逐渐增强
2017-09-1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历史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