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记载,清朝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
A.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B.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D.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2021-11-23更新 | 170次组卷 | 50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制度中的基本矛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间

职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你认同吗?为什么?
3 . 关于军机处设立的时间,史学界记载有雍正四年、雍正七年、雍正八年三种说法;关于军机处前身的名称,史书记载也有“军需房”、“军机房”、“办理军机房”等不同说法,这可以说明
A.史学家因立场不同记载不一
B.军机处因保密性强记载少
C.清代历史记载没有统一标准
D.历史上没有设置过军机处
4 . 《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这表明
A.中央集权的加强B.记注官的记载有误不实
C.专制皇权的强化D.清代的君主不再受制约
2019-12-0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j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料记载:“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说明军机处
A.保密性强且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且有决策大权
C.位高权重能制约皇权
D.承旨传达利于强化君权
2019-03-05更新 | 488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玉林市育才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与汉代中朝地位相近的机构是
A.秦代太尉
B.宋代参知政事
C.明代内阁
D.清代军机处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清史稿》 记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设置军机处最主要的意图是(   
A.处理民族事务B.提高行政效率C.强化君主专制D.加强特务统治
8 . 《清史稿》中记载:“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
A.大臣须由专人担任
B.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
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D.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记载:“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始密且速矣。”从中可看出清廷军机处的“廷寄”制度
A.便于军机大臣控制军权
B.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兵部办事效率
C.成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D.便于皇帝控制全国军政大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