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记载,清朝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
A.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B.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D.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2021-11-23更新 | 170次组卷 | 50卷引用:江西省高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
2020-11-16更新 | 11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县二中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的哪些史实能够反映材料二中“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对此你如何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料记载:“世祖章皇帝(顺治帝)亲政之初,即日至票本房,使大学士在御前票拟。康熙中虽有     拟旨之例,而机事仍属     。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     承旨……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矣。”其中空白处依次应填入
A.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B.南书房——宰相——军机大臣
C.中书省——南书房——参知政事D.南书房——内阁——军机大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制度中的基本矛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间

职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你认同吗?为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有关军机处成立时间的记载,据此可知
A.上述史料均不是第一手史料,没有研究价值
B.军需房、军机房均为军机处的早期名称,职能相同
C.军机处的保密性很强,无法通过文献史料梳理考证其成立时间
D.理顺军需房、军机房与军机处的关系,利于考订军机处成立时间
7 . 据记载,康熙帝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据此可知,“御门听政”
A.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
B.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
C.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
D.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2019-08-23更新 | 828次组卷 | 35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其发展演变中,中央集权不断巩固和加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上(宋太祖)召赵普曰:“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今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四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宋初为杜绝方镇太重,是如何“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的设置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2020-01-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材料三: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1)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2)你怎么解释材料三中黄宗羲的观点?
2019-12-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清史稿》记载:“(军机处)初祗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据此,对军机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最初因处理军务而设立
B.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C.辅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D.军机处取得管辖六部的权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