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列各项对下表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
A.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
C.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思想控制强化
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
2 . 下表是学者对西周至清朝末天子、国君和皇帝谥号的情况统计。据表可知
A.监察制度有所完善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君主权威得到加强D.道德政治渐趋形成
3 . 有关我国官员阶层假日和办公时间据历史学家陈联陞统计:在唐代,一年共有五十三天的节庆假日,元代规定有十六天的节庆假日,明、清时期,节庆假日起初甚至比元代还少。官员办公时间的增多本质上反映了
A.需要有公务员处理的政府职责逐渐的增加
B.分权与制衡降低了各级公务员的办事效率
C.专制王权的强化皇帝更像一个严厉的主人
D.以文取仕的科考制度弊端在明清日益凸显
4 . 下表是“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统计情况,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史官主导思想的转变
B.封建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C.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D.强化专制主义的需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清朝部分年代军机大臣人数统计情况表。据此推知,清代军机处
A.权力稳固
B.精干高效
C.机构健全
D.保密性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统计情况,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朝代占比%
汉代7.97
宋代15.89
清代22.71

A.史官主导思想的转变
B.封建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C.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D.强化专制主义的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列各项对下表格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
朝代官办﹪民办﹪其他﹪不明﹪
宋代15.2870.69014.03
明代57.2129.840.2412.71
清代56.6724.110.5618.59
A.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
C.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思想控制强化
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

8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

材料二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特旨裁之。

——【清】昭梿《啸亭杂录》卷四《议政大臣》

材料三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与此同时,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

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一文根据《明史》列传等资料统计御史209人的资格,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

公元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及其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朝中枢机构的演变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归纳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