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古代雅典的城市呈现出宗教区、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混合的格局,街道体系也缺乏规划,城市一直延续到郊区和乡村。富人区和穷人区均衡地散布于城市之中。唯其如此,雅典人创造了独特的文明。以上材料能说明雅典城市设计(     
A.理念促使其民主政治产生B.导致其民主政治出现脱节现象
C.与雅典人的行为观念形成互动D.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典范
2021-04-07更新 | 1418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7届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学者说:据估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独立自治B.小国寡民C.封闭保守D.彼此隔绝
2021-02-02更新 | 208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2020-08-26更新 | 41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年真题分解-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020-07-09更新 | 11426次组卷 | 63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代雅典,执政者在阵亡将土的葬礼演说时,往往通过一系列非历史的方法,运用有意的遗漏和夸张虚构的手段,回顾祖先及父辈经历的辉煌战斗以及取得的赫赫战功,讲述阵亡战士们的英勇事迹及对死者的哀悼和亲属的抚慰。这一活动旨在
A.保护公民个人自由B.扩大统治基础
C.培育为政者的素养D.塑造城邦认同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初。由于人口密度的增大,渴望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到海上去当海盗,商人或殖民者。……这种贸易使希腊本国的经济急速发展,农业生产迅速商品化。

——《全球通史》

材料三   特有的地理条件催生了古希腊“特有的政治文明”,使古希腊在上古时期的天空中划下了一道“亮丽的光彩”,进而撒下了现代文明的种子。

——《古希腊社会契约文化探源》


(1)根据材料一,说明希腊的地理特征及对政治体制、经济类型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古希腊的海外殖民活动对希腊经济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特有的政治文明”指什么?“亮丽的光彩”指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代雅典,在公民大会审议城邦管理事务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穷人、贵族或普通人”;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这说明在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
A.雅典人与生俱来的权利B.界定公民身份的重要标志
C.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D.政治家左右政局的主要手段
2019-12-04更新 | 1128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威尔斯称:“因希腊全国为山脉海臂割成多数小山谷,故诸城每不能征服他城”这说明古代希腊
A.小国寡民城邦体制的特点
B.众多港湾为工商业者提供便利
C.地理环境有助于希腊平等观念的形成
D.无法实现统一的主要原因是地理环境所致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人是从根本不同的概念出发去理解和实际承认国际法主体的。这些概念的基础是将城邦视为独立自主的政治单位,只有自由出生的本国公民才是城邦的成员。只有他们才享有充分的权利,然而也同样要对祖国的命运承担责任。

——摘编自万震《古希腊国际法人本制度的缺失与反思》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刚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屁希特拉图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其成为僧主的台阶。每一年,推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摘编自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三   公民大会10天召开一次。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每天可得到2个奥波尔的津贴,但这仅够一人一天的伙食费。广大从事小块土地生产的公民,不可能不顾农时,经常去推典城参加公民大会。只有3000多富有的奴隶主才能经常参加公民大会,有效地行使民主权利。

——摘编自侯献瑞《论古代推典的民主政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社会政治生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不满意测试”是指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弊端。
(3)根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都曾缔造过辉煌的文明,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三者在政治体制上却存在较大差异,下列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自然地理因素对古代政治文明的方向选择有重要影响
B.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是政治制度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C.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民主法制水平的高低
D.主流思想取向决定政治文明的方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