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将物分为有体物和无体物。他指出有体物是具有实体存在,且可通过感觉加以认知的物体,如土地、奴隶等;无体物则是指没有实体存在而是由人们拟制的物,也就是权利,如债权、地役权等。这种分类方式反映出古罗马法
A.侧重维护个人权益
B.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C.带有浓厚主观色彩
D.形式烦琐缺乏灵活
2 . 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的十个法表,被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一过程说明
A.罗马法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B.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
C.罗马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提到“其实是罗马人最先制定了……抽象的权利,抽象的人格权利。”“罗马人主要兴趣是发展和规定那些作为私有财产的抽象关系的关系。”这说明罗马法
A.注重保护私有财产B.蕴含着理性精神
C.保留了习惯法的特征D.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 .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七款规定,精神病人因无保佐人时,对其身体和财产由族亲保护之;无族亲时由宗亲保护之。浪费人(不善于保管和喜欢随意挥霍财物的人)不得管理其财产,应由其族亲为他的保佐人。这主要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保留了习惯法的残余理念
B.有利于保护贵族的私有财产
C.渗透早期的人文主义理想
D.以处置经济财产为核心内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而奴役是违背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自然法的”。这反映了
A.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为一部自然法
B.天赋人权的思想理念贯穿于罗马法
C.使用中的罗马法丧失了自然法的精神
D.罗马法学家追求公平正义的立法原则
2018-01-30更新 | 195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比较这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A.对犯罪的界定
B.立法的出发点
C.立法的完整性
D.打击犯罪的效果
2018-01-10更新 | 189次组卷 | 2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遇他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C.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
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2018-01-07更新 | 251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始于12世纪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主要是私法研究的勃兴,在“复兴的罗马法”的结构中,它的法律制度不是基于形式法律的原则,就是基于物质的原则,这主要理解为经济方面和功利主义的考虑。罗马法复兴是因为罗马法
A.符合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D.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9 . 战国时期李悝的《法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法典中的法与刑是相通的,且多是禁止性条文。同时期的罗马也出现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它的影响更深远。其原因是罗马法
A.强调权利与义务对应
B.条文更清晰详实
C.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适用范围更广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罗马《十二铜表法》中提到了“耐克逊”的交易形式,被用来表示契约,其规定:“借用人应尽返还借用物或其代价的义务,借用人不如期履行债务时,贷与人得收为奴隶,使役之,出卖之,杀戮之。”这说明当时罗马
A.已经建立起成熟的借贷制度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对契约概念的表述比较原始
D.法律肆意践踏公民的个人权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