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A.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B.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C.保护贵族,阶级性强
D.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2016-11-27更新 | 226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父亲的罪名或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这项规定反映出罗马法的司法原则是
A.保护弱者B.无罪推定C.公正合理D.注重证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
B.奴隶地位有所改善
C.材料体现的是公民法的内容
D.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
2016-10-15更新 | 175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5届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三上期学前考历史试卷
4 . 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法(       
A.重视人的基本权利B.限制原告的权利
C.强调原告被告平等D.维护被告的利益
2016-09-27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法学家西塞罗曾说:“法必须合乎自然和上帝的意志”;法学家乌尔披亚努斯也说:“法是关于人事和神事的知识”。二者对“法”的界定都
A.蕴含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B.受到了宗教理念的影响
C.渗透着法律至上的原则
D.体现出自然权利的观念

6 .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皇帝敕定的《法学总论》中明确界定:“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法制史学者将唐高宗时颁行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华法系的代表著作。《唐律疏议》首篇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见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实质上是“以法制国(the rule by law)”而不是“法治(the rule of law)”,不过是君主用刑罚律令来控制臣民罢了。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比较罗马法和中国传统法律精神(或原则)的不同。
7 . 约公元前150年《阿梯钮斯法》中规定:不论什么被偷的东西,对它们的追索权都是永久性的。此语重申了《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17条关于盗窃物不能以时效取得的禁令。这反映出
A.罗马法不断完善
B.《十二铜表法》存在野蛮性
C.古罗马依法治国
D.古罗马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8 . 某学者评价古罗马某部法律时指出,“几乎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据此推断这部法律(       
①应为《十二铜表法》                           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③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④标志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贵族的妥协让步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B.通过平民的不断斗争来保障平民的利益
C.适度调整公民内部关系来稳定社会秩序
D.借助频繁的领土扩张来维护帝国的统治
10 . 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C.它的制订抱着保护平民利益的目的
D.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2012-03-16更新 | 1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