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希腊城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端,内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有大规模的江河流域和肥沃平原。天然的广阔内陆有利于政治上的整合,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肥沃的土地、丰富的内陆资源,为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本经济提供了天然基础。
人民版《历史I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城邦)中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在领土广阔的国家,这些条件是全不具备的。所以,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
材料三:黑格尔在提到希腊自然环境时说:“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靠大海来沟通。我们在这个地方碰见的是山岭、狭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历史哲学》)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方式多样,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                                                       
——岳麓版《历史I》
回答:
(1)从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来看,古代中国和希腊分别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2)据材料一,从地理环境、经济形态方面分析古代中国实行这一政治制度的原因。
(3)据材料二、三,从政治前提、地理环境、经济形态三个方面归纳古希腊实行该政治制度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也没有一个共同的国王和共同的行政管理机构,每个城市自成一个国家。只有某些东西把希腊联合在一起了: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体育运动。……譬如,为了纪念众神之父宙斯,人们每隔四年在其圣地举行一次盛大的赛会。这个圣地叫奥林匹亚,那里有大的神庙,也有一座运动场,所有的希腊人,多里安人和伊安尼尔人、斯巴达人和雅典人都来到那里,以显示他们在短跑、掷铁饼、投标枪、摔跤和赛车方面的才能。

——摘自(英)贡布里希《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从远古到现代》

材料二   (雅典)民主活动的范围比过去大大扩大了……这套体系也体现了雅典为现今许多学者称为“极端民主制”的基本原则。……仅自由民中的成年男子才享有公民权……而且,这种民主权利本身有时也流于形式,失之过滥;公民大会往往在一些别有用心之徒的煽惑之下,通过了一些怀有偏见的错误决议,伤及无辜,扼杀了新的思想。所以雅典民主政治始终只是意味着社会上一少部分成员的政治权利,存在着无可逾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阅读材料一,根据材料概括古希腊各城邦的关系,指出奥林匹亚遗址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雅典城邦被排除于公民权之外的人员构成。雅典民主政治“无可逾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体现在哪几个层面?(说明:只列关键词,无需展开)
2022-06-14更新 | 2976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2020-08-26更新 | 410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2023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020-07-09更新 | 11409次组卷 | 6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较完备权力制约机制的国家(地区)。古希腊城邦中,议事会这一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受到公民大会制约。同时,后者也受到前者的制约,凡议事会所通过的罪和罚的判决案必须由法官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对官吏的审判,一般由议事会进行,但议事会的审判不是最后的,还可以向陪审法庭上诉。议事会还审查将于次年任职的职员资格以及9位执政官的资格。

——摘编自李勇《试论古希腊古罗马的权力制约机制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材料二   发达的公民社会和深入人心的公民意识是权力制约机制能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生根发芽的土壤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社会基础。欧内斯特比埃里对此深刻地论述:“实现政治自由的最大危险不在于宪法不完备或者法律有缺陷,而在于公民的漠不关心。”权力对权力的制约从本质上讲就是法律对权力的制约,可以说法律是制约权力的最有效手段。当然,这必须是在民主国家、民主社会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的。

——摘编自程燎原、王人博《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

材料三   中国古代没有西方宪政学意义上的“限制君权”的理论。但是,先哲们提出的“重民”“平等兼爱”“立君为公”等限制君权的思想和由此形成的某些观念与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有时却起着与西方宪政学中“限制君权”理论某些相类似的作用。

——摘编自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权力制约的表现,并分析其产生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权力制约机制形成所必备的条件,并做简要评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主要措施及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