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克里斯提尼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记载:他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平民的政治改革,以旧居住区为政治分野的现象因此不复存在,民主政体的社会基础得到加强,以平民为主、包括部分贵族在内的人民主权已成定局。这里的“他”
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B.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C.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D.向公民开放一切官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克里斯提尼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后,他首先进行了部落改革,打破之前以氏族血缘关系来划分部落的传统,代之以地域划分部落。其次建立了三分区体系,全国被分为三十个区,每一部落都包含城市、沿海、内陆三区,这样每区的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这些改革措施产生的政治作用体现在
A.壮大了古代雅典国家的军事力量
B.使具有共同信仰的人紧密团结在一起
C.扩大了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机会
D.促进沿海和内地、城市和乡村经济的互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将其认为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物名字写在陶片上。如果某人得票超过半数,就会被放逐国外十年。此制度开创于
A.梭伦执政时期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查理一世执政时期
D.拿破仑执政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代雅典社会曾流行一句俗语请勿就部落论事。这一句话深刻体现了雅典人心系城邦的公民精神。与此俗语流行直接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A.实行分区选举制度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推行财产等级制度D.发放公民观剧津贴
2017-11-23更新 | 110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新津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很早的时候起,血缘亲族关系的纽带就在希腊社会中被打破了。公元前6世纪,民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打破和改造雅典社会结构中残存的血缘亲族组织。这项改革
A.汲取了梭伦改革的精髓
B.以地区部落冲击血缘部落
C.摧毁了奴隶主贵族特权
D.增强了城邦国家公民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刻有铁米斯托克里(雅典政治家)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14人刻写。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妙方
C.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
D.是一出民主闹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克利斯提尼废除传统的4 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部落,按新部落体制进行选举。实际上这些新部落就是城邦的选举区,仅袭用部落之名而已。由于雅典政坛上早有平原、山地、海岸三派之分,这个办法巧妙地利用了原来血缘部落也分三个“三一区”的传统,只是旧“三一区”是按胞族划分,现在则按地区户籍组成,而且兼容平原、山地、海岸三部分。这一做法
A.有利于减轻平民疾苦、缓和社会矛盾
B.基本铲除了旧的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C.兼顾了平原、山地、海岸三派的利益
D.为工商业奴隶主开始掌权准备了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恩格斯说,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据此判断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重要标志是
A.城邦制度B.梭伦改革C.克利斯提尼改革D.伯利克里改革
2016-11-27更新 | 211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通锦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分封制度本身接近契约关系;最为关键的因素是盎格鲁—萨克逊的贤人会议的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丰富的妥协经验和对革命以及革命后建立起的专制统治危害的认识使英国人更倾向于采用渐进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三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是如何实现伊壁鸠鲁的思想主张的?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妥协”现象在英国民主进程中频频出现的原因,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其妥协的表现。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史实说明。
2016-06-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新津中学高二4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