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克里斯提尼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公元前501年,雅典人为刺杀僭主的两个贵族阿里斯托格同和哈莫迪俄斯塑造雕像,树立在市政广场上。文献记载说,这是最早为凡人树立的雕像,之前的雕像都是为神和传说中的英雄塑造的。这充分说明古代雅典
A.伯利克里改革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B.人文主义思想的正式形成
C.把僭主制看作实施民主政治的敌人D.贵族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雅典人通过陶片放逐领袖人物,他们考虑的不是领袖的官职有多高,功劳有多大,而是国家的利益和他们自身的切身利益,这就迫使领袖人物们不得不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而不可能成为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的帝王或官僚。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陶片放逐法可以通过领袖人物特权影响民主决策
B.陶片放逐法表明了雅典民主决策具有较大广泛性
C.功劳突出的领袖人物被陶片放逐的可能性比较小
D.善于言辞的领袖人物在政治方面难以有发展空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把部落和氏族束之高阁吧!”是古代雅典一次改革后流行的谚语。与此谚语流行密切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D.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
2019-02-22更新 | 956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涟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恩格斯在谈及雅典社会发展时写道:有决定意义的已不是血族团体的族籍,而只是常住地区了;现在要加以划分的,不是人民,而是地区了;居民在政治上已变为地区的简单的附属物了。雅典的这一变化
A.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B.促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C.调动低等级公民参与政治
D.强化贵族在部落中的特权
2019-01-13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所示反映的是古代雅典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结果是
A.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
B.民主政治得到了确立
C.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D.打破氏族贵族的特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消灭贵族特权产生的基础
B.扩大公民大会权力
C.为十将军的产生布局选区
D.实现村社公平公正

7 . 权力制约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的理念思想。

——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

(1)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雅典)实施分权的举措。简要说明孟德斯鸠是如何“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的?指出美国政治制度中“立体分权”的内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梭伦改革之后,争权失败者大多被处以死刑,或被没收财产后再遭驱逐,但其家族往往伺机报复,掀起新一轮斗争。公元前5世纪初,陶片放逐法启动,“得票最多的人由执政官宣布放逐10年,但有权享受他们产业的收入”。该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政变频繁发生B.城邦稳定发展
C.实现直接民主D.防范僭主专权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陶片放逐法……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但放逐投票会议的召开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人被放逐,因为雅典法律规定放逐投票须达到6000人的法定人数。……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Aristeides)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摘编自张锐智《论雅典“贝壳放逐法”及启示》

材料二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十三部刺史。刺史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其具体内容是:“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刺史(俸禄六百石)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

——摘编白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陶片放逐法与西汉刺史制度在社会监督方面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代刺史制度的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试分析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所蕴含的治国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一般认为,克利斯提尼的改革在雅典建立起奴隶制民主共和国。因为雅典政体已经兼具“主权在民”“抽签选举”“轮番为治”的特点,但这时的民主尚不充分,三、四等级公民的政治权利仍受限制。其“民主尚不充分”主要在于
A.陶片放逐法沦为封建统治的工具
B.四百人议事会排斥第四等级公民
C.由最大部落所选将军出任执政官
D.梭伦改革的财产法定资格仍有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