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克里斯提尼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此前贵族的权力斗争中,失败一方要么被消灭,要么被没收财产后驱逐出境。而陶片放逐法的实施,一方面是通过温和而适当的手段,将少数反对派赶出雅典;另一方面又不至于严重影响反对派的家庭和财产。材料意在强调陶片放逐法
A.有利于城邦政治的稳定B.能避免僭主政治的出现
C.保证了公民参政的权利D.确保了公民政治的效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雅典人通过陶片放逐领袖人物,他们考虑的不是领袖的官职有多高,功劳有多大,而是国家的利益和他们自身的切身利益,这就迫使领袖人物们不得不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而不可能成为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的帝王或官僚。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陶片放逐法可以通过领袖人物特权影响民主决策
B.陶片放逐法表明了雅典民主决策具有较大广泛性
C.功劳突出的领袖人物被陶片放逐的可能性比较小
D.善于言辞的领袖人物在政治方面难以有发展空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把部落和氏族束之高阁吧!”是古代雅典一次改革后流行的谚语。与此谚语流行密切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D.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
2019-02-22更新 | 956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陶片放逐法……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但放逐投票会议的召开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人被放逐,因为雅典法律规定放逐投票须达到6000人的法定人数。……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Aristeides)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摘编自张锐智《论雅典“贝壳放逐法”及启示》

材料二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十三部刺史。刺史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其具体内容是:“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刺史(俸禄六百石)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

——摘编白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陶片放逐法与西汉刺史制度在社会监督方面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代刺史制度的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试分析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所蕴含的治国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一般认为,克利斯提尼的改革在雅典建立起奴隶制民主共和国。因为雅典政体已经兼具“主权在民”“抽签选举”“轮番为治”的特点,但这时的民主尚不充分,三、四等级公民的政治权利仍受限制。其“民主尚不充分”主要在于
A.陶片放逐法沦为封建统治的工具
B.四百人议事会排斥第四等级公民
C.由最大部落所选将军出任执政官
D.梭伦改革的财产法定资格仍有效
6 . 珍妮弗·托尔伯特·岁伯兹在《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反民主传统》一书中论及“权力和威望是来自少数几个富有家族之人所具有的特权,这一观念在任何人记忆所及的时间里,都是希腊人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观念”。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B.制定“陶片放逐法”
C.五百人议事会取代四百人会议
D.实行公民津贴制
2017-09-07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