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克里斯提尼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雅典人可以制服任何声望和权势都很大的领袖人物,使他们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成为特殊的公民。”对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解析合理的是,古代雅典
A.城邦法律成为决策的唯一依据
B.公民大会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C.陶片放逐法利于防范个人专权
D.直接民主保证了平民参政权
2 . 某历史课堂正在探究“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下列材料不能作为其有力证据的是
A.古希腊地理环境的材料
B.爱琴海地区贸易图
C.古希腊城邦的分布图
D.刻有被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梭伦一成为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负担……他仿照以前人民的分等,按财产估价把人民分作四个等级……指定以相应的官职……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议事会。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我们这个政体叫作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荣升。

——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1)有人说,梭伦改革兼具革命性和“中庸式”,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并指出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伯里克利所言“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的原因。从梭伦和伯里克利的成功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018-09-14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高二历史)
4 . 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汉家至德溥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

——《汉书•朱博传》

材料二   (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四   在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原生力量,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彭正波《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汉、明两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材料三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和目的。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依据以上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主体上的不同之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解了贵族对血缘和宗法纽带的神秘感时,政治的危机就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进行变法活动,以图加强国家力量,同时中央集权也发展起来。……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型的国家形态-一分封制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必须对此进行改革,使之向纯粹的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过渡。而郡县制正是顺应这种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方法。

——摘引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材料二旧的民族制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形态,重新划分部落以及分区便成为克利斯提尼改革的首项措施,原来的四个伊奥尼亚民族部落按地域划分为十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共三十个区,这种自治性的村社是雅典社会的基层单位,……划分的标准乃为地域而非此前的宗族,氏族制度变成地区制度,才能和国家相适应,民主的性质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摘引自朱惠宁《民主滥觞——论克利斯提尼改革》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转型的原因和表现。

(2)根据材料二,分析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意义。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二所述的两个转变的共同点。

6 . 中国历史上的官员籍贯回避制度,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规定除京畿外,其余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这是明确规定籍贯回避的最早记载。唐代规定官吏不得在本籍及其邻近州县任职。宋代规定地方官不得在原籍任职,与本人或本家族有密切利害关系的地区,如本人或其父辈曾经生活过或曾任职、置有财产等地区,都在回避范围之内。清代进一步规定,即使待任命的官员,其籍贯与即将担任官职的地方,虽然不属于同一省、府、县,但二者相隔距离只要在五百里之内也必须回避。

——摘自吕建中《中国古代的人事回避制度及其意义》


材料二 人民信赖克里斯提尼是有原因的。这时正当僭主废黜后的第四年……他既成为大众领袖,第一步便把所有的居民化为10个部落,以代替原有的4个部落,目的是要使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合起来,以便让更多数的人参加到政府来。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结合史实,说明西周时期为什么没有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结合材料一,分析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发展趋势和作用。
(2)材料二中克里斯提尼的改革措施,与中国古代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相比,本质上有哪些异同点?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分封制度本身接近契约关系;最为关键的因素是盎格鲁—萨克逊的贤人会议的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丰富的妥协经验和对革命以及革命后建立起的专制统治危害的认识使英国人更倾向于采用渐进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三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是如何实现伊壁鸠鲁的思想主张的?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妥协”现象在英国民主进程中频频出现的原因,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其妥协的表现。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史实说明。
2016-06-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新津中学高二4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