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西方历史的发展中,权力监督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今中国也备受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皇帝都是高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者。在中国古代的观念中,皇权是天所赋予的,“监督”是皇帝自上而下的一种特权,最高统治者接受监督只是他们出于“仁政"考虑的一种宽忍,是一种大度。作为制度,这种监督是没有权威的“分权抗衡”,在中国古代也只能成为行政内部一种有限的制约方式。

——孙季《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制度评析》

材料二:从古希腊时起,亚里士多德就有“三权分立”的主张。他提出一切政体都要由三个要素构成,即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审判机能,三者全部具备才是健全的政体;而在三者中,以立法机能为最基本,也是在古希腊,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享有很大的权カ,公民可以参与国家议事、行政、审判等诸事务,最高统治者也被纳入监督的范围。

——孙季萍《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制度评析》

材料三:三权分立体制突出了立法、行政、司法职能的差异,做到了机构分离、取能划界,从而以权力制约权力”,较好地防止了国家权力为某个利益集国所垄断。该体制最受人诟病之处,就在于其重权力的分工与分立、轻协调合作,这常常导致权力间的相互牵制,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特别是与多党制结合在一起,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及其原则甚至沦为党派斗争工具。

——摘编自《嘹望》杂志


(1)结合唐朝有关史实,说明““分权抗衡在中国古代也只能成为行政内部一种有限的制约方式”这一观点。
(2)结合材料一、二,比较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在权力监督上的主要差异。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外两种权力制衡方式导致的弊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