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整理了古罗马时期三种主要契约形式的出现阶段和特点。据此可知,古罗马契约形式的变化(       

契约形式

出现阶段

特点

耐克逊”交易

《十二铜表法》

要求双方到场,有公证人,对神宣誓

文书契约

市民法

双方到场,举行特定仪式,签署文书

诺成契约

万民法

无需双方到场,无需仪式,双方同意即可


A.折射诉讼程序逐渐简化B.缓解了外邦人和公民的矛盾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反映了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古代罗马法中规定:法官在审理诉讼案件时,如果原告有欺诈、胁迫等行为,被告如果也有可原谅的错误,法官有权减免被告的责任。这一规定
A.提升了法官的司法权威B.有利于维护诚信和公平
C.意在维护罗马公民利益D.普及了人们的守法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459年,德国(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尼安一世发出通告,“宣布帝国法院的审判以共同的法律为基础,由十六名法官共同执行”。法官中至少有八名是法律博士,他们必须精通罗马法;另外八名,则是从罗马法赋予其特权而对罗马法深具好感的贵族阶级中选任。材料表明
A.德国是古罗马帝国的继承者B.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C.罗马法奠定了近代立法基础D.罗马法体系完备且内容翔实
2022-04-2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之间应留两尺半的空地。但公元前390年,罗马遭遇高卢人入侵,城市被焚。重建时由于人口日增,地价高涨,新建房屋多不再遵守留空地的规定,而是毗连而建,以墙分界,国家并未依法对此进行处罚,该条款也随之废弃。这说明(       
A.市民法向万民法转变B.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务实性
C.自然法理念深入人心D.罗马法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罗马法规定凡触犯了法律,法院便要在判罪或宣布行为人败诉的同时,宣告其“丧廉耻”;德国法学家萨维尼认为“丧廉耻”是一种永久的有关政治权利的资格丧失。“丧廉耻”制度
A.构建了罗马民主制度的基础B.有利于增强个人社会责任
C.消除了伤风败俗的社会现象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22-04-19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罗马市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社会交易量不断增多,交易的频繁化必然要求既要简化交易形式以实现交易的经济化,又要保障交易的安全性。二者平衡的选择就是书面文字契约作为交易的证据出现并不断发展。这主要体现出罗马法
A.便捷高效B.与时俱进C.保护安全D.公平合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罗马的裁判官由民选产生,主要从事私人诉讼案件的裁判,并通过颁布告示来对公民法进行“辅助、补充或矫正”。129年,法学家尤利安受皇帝委托,将历来的裁判官告示汇纂为《永久成规》,以取代十二表法作为民法的标准。《永久成规》的产生
A.是民主法治发展的重要成果B.回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C.适用于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D.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罗马法诉讼的基本形式是:首先,法官介入诉讼纠纷,通过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做出判决,该法律规定须由法官和当事人确定。紧接着是判决的执行程序,该程序应依当事人的请求而开始,也要求法官必须参与。据此可知,罗马法
A.诉讼过程太过繁琐B.形式主义特征明显
C.司法程序较为严谨D.制度体系日趋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十二铜表法》在正当防卫语境中使用的"武器"一语,原文是"用弓发射的东西",也指一切用手投掷的物体。公元2世纪的法学家盖尤斯在其《行省告示评注》中把《十二铜表法》中"武器"一语解释为包括剑、棍棒、石头以及任何能造成伤害的东西。这一变化说明,罗马法
A.具有灵活与实用性B.程序日益繁琐复杂
C.成为完整法律体系D.注重保护平民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基于自然法学说权利的天然性和不可剥夺性,罗马的诸多法律开始对父亲处置子女及其财产的行为进行规定或限制;到罗马帝国后期,父亲对子女抚养义务的法律理念也出现在罗马法中。这反映了
A.自然法学说具有实际法律效力B.罗马的习惯法已经被自然法取代
C.罗马的家庭结构被自然法破坏D.自然法理念推动法律趋向人性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