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读《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年份贵族阁员非贵族阁员
1832~18666436
1867~18843523
1885~19054029
1906~19162526
1918~19352582
A.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
B.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
C.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
D.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
2016-04-07更新 | 431次组卷 | 3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孔德学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
A.反映了内阁行政权扩大的趋势
B.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
C.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
D.有利于提高议会的办事效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美国通过《1787宪法》、德国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国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主政治。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
A.普选制
B.渐进性
C.法制化
D.普世性
2019-05-22更新 | 197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实施“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过程中,曾遭到英国上议院的极力反对,但国王乔治六世坚定支持丘吉尔。国王的出现,使整个国家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
A.首相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君主权力
C.国王有不可替代的政治地位D.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2020-01-10更新 | 185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必须接受反对党政府组阁,必须在政党政治中保持中立,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这主要表明英国
A.工业资产阶级加紧控制议会
B.议会主权的原则开始确立
C.内阁脱离了与国王的政治联系
D.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得以完善
2018-06-13更新 | 243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宁夏银川市银川唐徕回民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下列哪一革命被称为“议会的胜利”?
A.英国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
2020-11-07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8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国王不能为非”是近代英国著名的宪法原则之一,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英国这一惯例在近代
A.制约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权力
B.意在为国王的过失进行开脱
C.对英格兰政治传统有所捍卫
D.体现了“国王统而不治”原则
9 .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虽然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在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发展经济
B.武力掠夺
C.科技强国
D.制度创新
2018-12-25更新 | 245次组卷 | 3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1341年议会形成两院制,由贵族组成的上院拥有高级司法权,干预王位继承,参与国家政务;被称为平民院的下院,也逐渐扩大了在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力。                         

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者詹姆斯一世对英格兰的传统一无所知……最终导致革命爆发,国王被送上断头台。此后,又经历近四十年的曲折过程,到“光荣革命”议会取得了最终胜利。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但议会主权并不意味着民主制度。英国革命后就是贵族掌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首相逐渐掌握了行政权。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革命后的近百年间,随着中央政府职权范围的扩展,腐败现象日益严重,1850至1870年,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法律规定,文官不得参选议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

                                                          ___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为联邦制国家,上院联邦议会和下院帝国议会是全国立法机关。联邦议会代表各部,议员为联邦政府派遣的高级官员,按照联邦政府指示统一投票,联邦议会主席由宰相兼任。帝国议会由25岁以上男子按照普遍、直接、秘密的普选制选出。他的决议必须经联邦议会通过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真正掌握最高权力的是皇帝和宰相。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帝国的尊号,是“联邦之首”。皇帝可不经议会同意而自由任命首相和文武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两个议会。普鲁士是宰相同时也是帝国宰相,直接对皇帝而不对议会负责。

                                                                                  ___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英格兰的传统”的具体含义。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完善的主要历程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
(4)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