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作为世界最早步入工业时代的国家,英国的发展经历以及经验,值得重视。阅读以下材料,
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受邀请后率大军在英国登陆……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

——《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 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机械纺纱机,次年获得专利……采用水力驱动,又叫水力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文特河上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在德比郡、兰开夏郡、诺丁汉郡、苏格兰开设纱厂和织布厂。

——《世界文明史》中册


材料三 在远东的印度,从1793年起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一步步地受到侵蚀……到1813年时,英国政府彻底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自由贸易”原则在未来的帝国中心——印度次大陆初步确立起来。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民主是由哪些制度来保障的?
(2)根据材料二,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方面,指出阿克莱特的历史贡献?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原则(制度)的重大变化,并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4)从面积不大的岛国到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的发展之路给人类留下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请依据本题材料,从制度的层面略加说明?
2011-07-18更新 | 5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
2 . 【近代民主思想与社会实践】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绘制于19世纪初期的英国工人劳动状况图

图1 矿道里的工人                           图2 运煤的童工
材料二   1837年《人民宪章》条文:(1)凡年满21岁、身体健康而未被处过徒刑的男子,都有选举权。(2)无记名秘密投票。(3)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或其他任何限制,以保障各选区选举他们爱戴的人,不论贫富。(4)议员应领取薪金。(5)按照各地区选民的人数平均分配选举区。(6)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材料三 (英国宪章运动中的)工人们认为,贫困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很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一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对害”,因此,“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是每日三餐粗茶淡饭的问题”。
请回答:
⑴观察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你从中获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民宪章》的主要内容。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宪章派是如何理解普选权与改善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的?
⑷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的斗争目标。
3 . 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西欧某两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方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完成:
(1)上述两段材料各出自什么政治文献?
(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
(3)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的实质是什么?
(4)两种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 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西欧某两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方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1)上述两段材料各出自什么政治文献?
(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
2010-11-11更新 | 10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卷
5 . 根据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1工业革命                                                图2 自由引导人民

图3英国人民要求议会改革                           图4巴黎公社失败
回答:
(1)依据图一分析这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的主要发明是什么?这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2)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3)依据图一、图二、图三分析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的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010-10-26更新 | 7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材料二 美国、英国国家政体比较

材料三 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摘自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Ⅰ)
(1)材料二所反映的与美国和英国政体形成相关的重要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2)对照材料二,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同一时期,哪两个国家也具有这些特点?并回答它们具有上述相似特点的共同原因。
2010-07-07更新 | 6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重庆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国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有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会和王权关系极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关系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吸取了四十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通过三方面的革命解决……对中央权力结构作了重要而适度的调整。“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以上均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表明,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2)依据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因。
(3)就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
2010-06-03更新 | 5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西安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