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议会改革中有关选举权的内容。该表格反映了英国议会选举权改革的特点是
时间英国议会改革内容
1832年法案城市居民凡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主或年付房租额在10镑以上的房客,农村居民中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在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都有选举权。
1867年法案取消“衰败选区”,重新分配议席;城镇凡交纳济贫税又拥有住房的人,寄居者房租达到每年10英镑,农村具有年值5英镑的财产或租用年值12英镑的地产的人都有选举权。
1872年法案实行无记名投票,取消议员的财产资格限制。
1884年法案按人口比例重新划分选区,一个选区只选出一名议员。
1918年法案年满30岁妇女拥有选举权。
1928年法案年满21岁妇女拥有选举权。

A.取消性别歧视B.消除地域差异
C.基于经济收入D.普选权扩大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19世纪初英国选邑(即选区)情况简表,表格中所示的这种现象可表明英国
人口数 选邑
100~200人 40~50个
50~100人 14个
20~50人 20个
10~19人 4个
5人 1个
无人 2个

A.议会改革迫在眉睫B.工业革命发展受阻
C.君主立宪制度完善D.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下表为19世纪初英国选邑(即选区)情况简表,表格中所示的这种现象可表明英国
A.议会改革迫在眉睫B.工业革命发展受阻
C.君主立宪制度完善D.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英国议会改革的重大事件列表。表格反映的主要趋势是
1867年、1884年一再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1872年议会通过秘密投票法,使选民能够自由表达个人意志
1883年通过取缔选举舞弊法
1885年在英国历史上第一次确定按人口分配议席的原则

A.自由平等思想广泛传播B.由直接选举到间接选举C.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D.议会主权原则逐渐确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是英国议会改革进程表,据此表格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时间结果
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1867年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
1884年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基本上实现了男性户主的选举权
1918年一部分妇女首次获得普选权
1928年21岁以上女子获得选举权
A.英国基本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B.英国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完善
C.英国的“宪政民主”具有虚伪性
D.近代以来英国不再出现暴力冲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根据下面表格可知

——摘编自大卫·休谟《英国史》

A.下议院不是英国唯一的权力中心
B.英国代议制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C.18世纪的英国社会持续动荡不安
D.财政权是英国政党竞争的核心
2019-05-30更新 | 45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19届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标志性事件政体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君主立宪制
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民主共和制
德国1871年宪法通过君主立宪制
法国1875年宪法通过民主共和制

A.美法两国政体优于英德两国
B.英德两国经济发展落后于美法两国
C.四国均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宪法
D.四国均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代议制
8 . 思想引领革命,法律巩固成果。

问题:
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9 . 17-18世纪,在杰出领袖的引领下,一批欧美国家率先走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并最终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现代政治体制。请完成以下表格。
国家领袖法律文件政治体制
英国克伦威尔《权利法案》
美国华盛顿
法国《法国民法典》资产阶级帝制

2018-01-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高中等级考试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10 . “议会”,英文Parliament,来自法文的Parlement,是“讨论”的意思。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先行步入民主化之路的英国人是靠一系列的事件形成的习俗、惯例或“先例”,艰难而渐进地走上宪政之路的。
材料一 阅读下列表格
年代
事 件
1215年
约翰王签署《大宪章》,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1258年
亨利三世被迫接受“贵族请愿书”即《牛津条例》,承认了议会独立于国王并定期开会的法定存在。
1295年
爱德华一世为筹集军费召集了“模范议会”并使之成为惯例。
1327年
议会通过了《斥国王书》,全体议员一致同意废黜爱德华二世,立其长子为国王,从而开创了议会弹劾国王的先例。
1343年
在议会内部逐渐区分上、下两院,即贵族院和平民院。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的国王仍掌控行政大权,议会成为完全主宰尚需时日。1690年3—4月,英国议会《财政法案》将“国王靠自己生活”转变为“国王靠议会生活”;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实现议会对王权的控制。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这样,随着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完善,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革,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剥夺净尽,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君主制逐步形成。
材料三 工业革命后,英国许多地区和城镇衰落,人口锐减,变成“衰败市镇”,但仍保持一律选派两名议会代表的传统权利,而新兴工业城市却无权选派代表。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以争取国会选举改革;工人阶级也掀起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1831年辉格党(自由党的前身)内阁提出改革法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英国选民增加了22万人。19世纪中叶,英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再次掀起争取国会选举改革的斗争,……这次改革使选民人数由l 35.9万人扩大到了245.5万人。1884年自由党格莱斯顿内阁使……选民人数从255万增加到450万。
1885年议会又通过重新分配议席法案,该法案的实施使英国议会选举接近于比例代表制原则。
——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3世纪初到14世纪中期英国社会政治的基本特点。
(2)1649年英王查理一世被议会宣判死刑,推上断头台;1660年流亡海外的查理一世的儿子被同意回国,登上王位,称查理二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造成查理一世和查理二世不同命运的背景。并据此判断,英国议会处理与国王关系的出发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国王、议会、内阁权力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向。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责任内阁制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影响。
(5)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