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正式下令废止宰相,改用内阁大学士。照法理讲,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一切最高命令,全由皇帝发布。但这也不是说即由皇帝一人独裁专制皇帝的命令,因于传统政治习惯之束缚,依然必先经过内阁。照法理讲,内阁大学士的身份决非真宰相,但就当时实际情形论,内阁大学士却渐渐变形站到以往传统宰相的地位上去了。但有人若以大学士身份而真正执行宰相职权,那在明代的政治法理上讲是越权的,张居正便吃了这个亏。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责任内阁制以议会为权力中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内阁则对议会负责。而且不同于总统制的制衡理念,议会内阁制的基本原则是责任政府对议会负责,不但个别之阁员需对议会负责,内阁整体亦需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针对某位阁员或整体内阁不信任,个别阁员或整体内阁便需要辞职以示负责。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处于内阁制发展的较高级阶段,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构的核心——内阁由多数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宪政制度。

——摘编自阎照样《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职能强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制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政治制度对各自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34年,辉格党领袖墨尔本出面组阁。但墨尔本面对爱尔兰问题束手无策,威廉四世借机解散了内阁,任命保守党领袖皮尔为首相,但保守党在议会中仍非多数,皮尔内阁旋即宣布解散,威廉四世只得重请墨尔本组阁。此后,国王再也没有不顾议会多数解散内阁的行为。这说明英国
A.国王执掌国家行政权B.国主权力凌驾于内阁之上
C.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D.议会掌握着国家立法大权
2022-05-31更新 | 108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23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选课件(附精选试题)
3 . 某学者认为英国1689年以后的多次议会改革“实质是打破贵族集团对权力的垄断,也就是否定光荣革命所构建的政治框架。光荣革命……只是现代政治转型的第一步。”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光荣革命
A.建立了广泛高度的民主制B.构建的政治框架是贵族政治
C.并没有推动现代政治转型D.并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2022-05-21更新 | 559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08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81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首相取得提请下院认定某项问题为紧急问题的权力,所涉提案不需要任何讨论而交付表决。1887年,下院领袖史密斯还提出一个新的程序规则:如果议员来不及在预定期限以前全部审核法案,则下院议长必须将法案的其余部分不经过讨论而提交表决。这些规定
A.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B.反映了内阁权力有所扩大
C.折射出英国代议制的衰落D.推动英国社会有序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哈利法克斯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在激烈的党争中因态度超脱,不参与任何政党而被称为“骑墙者”,并以此为傲。他宣称:“国王可以在两党之间游刃有余,而两党终归要合二为一,共同效忠国王”。这表明英国
A.政党政治尚未形成B.内阁集体负责尚未形成
C.两党制度形同虚设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26年,英国政府同意了矿主们提出的降低工人工资以及增加工作时间的要求。随后矿工工会发动了大罢工,其他行业工会亦协同罢工,高潮时罢工总人数接近六百万。矿工罢工坚持8个月最后失败。这次大罢工反映出
A.资产阶级统治已经衰败B.传统工业失去政府支持
C.工人没有科学理论指导D.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
7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政治现代化模式是各民族、各国家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体制形式变迁的道路或途径。在各国、各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中,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以及同一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都会面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形势和任务,政治现代化模式在各国、各地区显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就西方国家所处的政治现代化的层次来讲,无论是其价值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还是民主政治模式中都包含了不少“现代性”因素,我们应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它,并进行批判性的吸收与消化。

——摘编自陈振川《中西方政治现代化模式比较》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治现代化模式”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05-15更新 | 35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8 . “改革法案并未显著扩大选民范围,但也使得代表权的基础从世袭特权向人口和财富因素转移”,从而“拉开了英国在19世纪制度革新的序幕。”上述改革
A.改变了政治运行机制B.使英国政治废除了世袭特权
C.有效缓和了劳资矛盾D.较好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
2022-05-14更新 | 315次组卷 | 2卷引用:高频考点5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三辑)(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694年,托利党人在英国下院竞选中获得多数席位,但国王威廉三世拒绝托利党人进入内阁,反而以清一色的辉格党人组成内阁。这说明
A.威廉三世的行为严重违宪B.议会的地位低于国王
C.英国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D.国王执掌国家行政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自《大宪章》签署后,英国议会成为国王与教俗封建主、城市市民等合作以统治国家的平台;后来逐渐发展为独立议事、广泛参与司法、立法和财政活动的重要机构;1689年的《权利法案》规定:议会选举自由,议会言论自由,议会决定国家的赋税等。材料反映了英国
A.国王与议会实现权力平衡B.议会成为否定王权的重要机构
C.议会主权原则的逐步确立D.议会成为代表民意的决策机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