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9 道试题
1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里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中,特别强调荷兰执政威廉入主英国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会合在一起来帮助和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英国国王权力结束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机构的中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国王和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关系
2022-05-11更新 | 178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三单元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87~1897年,议员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首相和内阁作为多数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这种局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A.夺权时期资产阶级的权力需求B.19世纪末的政治发展趋向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D.代议制民主被政党政治取代
3 . 1907年,英国成立“影子内阁”,其目标是寻找机会取代执政党的地位,转为正式内阁。从此,每当英国议会下院开会时,执政党和反对党隔桌相望,执政党的内阁成员与“影子内阁”成员一一对应入座。 英国“影子内阁”的存在
A.避免了国家决策的失误B.成为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
C.印证了代议制度的瑕疵D.着力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2022-05-07更新 | 231次组卷 | 5卷引用:高频考点5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三辑)(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69年,英国自由党首相格莱斯顿说∶"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十分之九的立法工作是通过政府之手。"这表明,当时英国
A.议会丧失了立法权B.内阁权力得到扩张
C.政党政治遭到破坏D.集权政治得到发展
21-22高二下·河南洛阳·期中
5 . 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邀请”来国王,由于国王的权力不是来自于上帝,而是来自于议会,所以国王也随之走下了神坛,其地位与普通民众平起平坐。如果他违法乱纪,同样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表明
A.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B.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C.英国代议制正式确立D.国王与议会共享政治权力
2022-04-19更新 | 1299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一个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一个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议会与国王权力平等B.王权大于议会的权力
C.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D.议会受到内阁的制约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古代监察体系初步建立。魏晋至隋朝,御史台是国家最高监察机构。唐朝设立了台院、殿院、察院,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此外,还建立了系统的谏官制度。宋代沿袭唐制,又在地方上的州内设通判监察行政,设提点刑狱司专司刑讼,设转运使监督财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明朝初年,中央台、殿、察三院合并为都察院,同时,设置独立于都察院的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活动,科道并立,地方设按察使司。清朝形成了“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实现了高度的严密统一。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监察权力来源于皇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虽然具有其独特性,但也难免会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其局限性。

——摘编自高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

材料二   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西方现代监察体制的核心,最具权威性与代表性。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在此基础上,英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各种不同的监督机构,构成了一个多行业、多地区、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网络,以教育、防范、惩处为手段,以保护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政治权力为目标的反腐败机制。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监察制度效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于1689年通过了《信仰自由法》,允许人们信奉国教之外的其他基督教派,但不得支持詹姆士二世(光荣革命中被推翻的英国国王)子孙对王位的“觊觎”。该法案表明英国(     )
A.实行君主立宪B.排斥君主制度
C.议会控制民众D.干涉宗教信仰
10 . 英国的政治制度及有关机构的设立,不管是历史上的还是现行的,“很少是在某种现成理论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和自觉构建的结果,多是适应着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的实用主义的产物。有些本是应付一时之需的权宜之计,再经实践经验证明其合理性、优越性之后,才被社会所接受,为法律所认可。”这说明
A.英国缺少具有长远眼光的思想家B.实践经验推动其制度确立和发展
C.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渐进性D.法律在英国政治生活中并不重要
2022-03-29更新 | 427次组卷 | 2卷引用:高频考点5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三辑)(全国通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