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如《权利法案》三年法案《王位继承法》等。这些法案的通过,在较短时间内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王权,而国王所失去的一些权力,主要被支配着议会两院的贵族们所把持着。据此可知,这些法案(       
A.极大削弱了新兴阶层势力B.实质上并未确立议会主权至上原则
C.导致传统保守势力的复辟D.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贵族的政治权势
2 .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后,内政外交事务增多,内阁依仗在议会占多数票,反复更改议会工作时间表,使议案和辩论尽量集中于“国家中心问题”。据统计,1878-1887年,政府议案占据下院的83%的工作时间。这折射出当时英国(     
A.政府行政效率低下B.立法权受行政权的控制
C.议会中心地位动摇D.内阁权力的扩大和膨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光荣革命”后,根据英国先政“国王不可能犯错误”的惯例,国王每一次行使王权都有一位大臣为其负责。1702年,贵族议员德雷克明确指出:如果内阁大臣提出建议,就应该为此负责;内阁大臣倘若不提供建议,就应该为此辞职。出此可见,当时的英国
A.议会中出现“第三院”B.责任内阁制正在形成
C.国王完全“统而不治”D.推行议会选举制改革
2022-06-12更新 | 876次组卷 | 6卷引用:青海西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1694年,英国议会制定了《三年法》,规定议会至少每三年召开一次;各届议会的任期也不得超过三年;美国总统否决议案,那么议院可能会修改议案以获得总统的支持,或者以2/3多数推翻总统的否决,使议案自动成为法律;法国规定议会可对宪法进行补充。这些规定都
A.体现了议院掌握国家司法权B.反映出国家行政权至上
C.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D.凸显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2022-06-06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表现在
A.共和国变成了王国B.责任内阁制形成
C.议会权力高于王权D.国王“统而不治”
2022-01-12更新 | 5734次组卷 | 5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建立了一个由托利党与辉格党分享政府要职的混合内阁;1694年,威廉三世任用支持其对外战争政策的辉格党组成“一党内阁”;1700年,威廉三世恢复两党混合内阁;1710年,安妮女王又罢免了不愿停战的辉格党人,任命托利党人组成“一党内阁”。这一反复说明当时英国
A.政党间的矛盾难以调和B.政党内阁受到王权主导
C.君主立宪政体逐渐完善D.国王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国议会的弹劾活动达到历史的高潮。1667年弹劾政府首席大臣克拉伦顿,指控出卖敦刻尔克。1674年弹劾卡巴尔政府,政府自动解散。1678年弹劾丹比财政部长,最后被监禁5年。英国议会这一系列做法
A.缓和了国王和议会的矛盾B.保证了英国议会的立法权
C.使国王和政府听从于议会D.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9 .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这位学者观察问题并得出历史结论的依据是当时两国(     
A.政权有无发生更替B.社会转型有无差异
C.国力对比是否悬殊D.革命途径是否迥异
2021-05-21更新 | 313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6届青海西宁十四中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列宁曾明确肯定“君主制并不是形式划一、一成不变的制度,而是非常灵活的、能够适应各阶 级的统治关系的制度”。下面能够佐证列宁观点的是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B.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C.美国的民主共和制D.俄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