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吉利民族既尊重传统又善于变革,当他们发现只有推行变革才能更好地尊重传统时,他们就放弃旧的阵地,接受变革,去尊重新的传统;他们在推行变革时,又以维护和尊重传统为已任……以传统在外壳上的完整延续和内涵上的不断更新,英国形成了以温和的改革与合理的妥协为特征的政治文化特色,即“在冲突中达到融合”的渐进模式

——姜守明《高中英国史教学与史学范式》


材料二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胜,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上的酋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众议院则回归民主制;最高法院大法官干脆与民主制绝缘,由总统钦定,且终身任职,有如罗马元老制之子遗。这是个民主、贵族、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一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议行合一,“金鸡独立”。单一民主爆发为千钧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束为冬日之一缕“阳光”。

——夏玉成《阳光与闪电:社会变革过程中传统价值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近代政治文化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法两国在变革的方式和内容上有何差异。
(3)综合材料一、二,概述“阳光革命”和“闪电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2 .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今日中国应用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审视人类各种不同的文明模式。”

材料一:中国的传统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雅典模式

“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撤战争史》

材料三:英美模式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依据探究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总结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
(2)依据探究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雅典民主的特点。
(3)依据探究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
(4)“光荣革命”创造的完美政治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5)依据探究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指什么?
(6)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克服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美国在政治制度上做出了哪些重大创新和改变?
2021-10-26更新 | 99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民主政治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之一。世界古今史上,各国人民为建立一个民主法制社会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2005年10月19日,中国政府首次发表了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白皮书。


(1)雅典民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民主制正常运作?这些措施是否有效?
(2)英国《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作了哪些规定?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与传统的君主制度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3)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是如何保障政治民主的?它对美国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4)阻碍近代中国社会实现政治民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与西方国家相比,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 .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类的政治文明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
材料四       现在有一些观点,对辛亥革命全盘予以否定,其理由大致有两点:第一、关于革命爆发的原因。把革命的爆发归咎于革命者非理性的主观意志。第二,关于革命的后果。指责革命造成对社会生产的巨大破坏,直接导致军阀割据的局面,中断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邱涛《辛亥百年论革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革命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汉朝时期又是如何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
(2)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笼子”指什么?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观点对辛亥革命全盘予以否定,显然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试根据所学知识予以批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各国的民主道路并不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材料四   2008年《新德意志报》评论: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材料一中的“英国文化模式”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民主政治有什么“创新”?请试从政治、思想方面说明法国是如何推动现代民主政治“全球性”的。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材料三中的两种政体有何相同点?
(4)综合以上材料请指出中英法美四国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什么,由此你认为我国应建立怎样的政治制度。
2016-11-18更新 | 7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河北省灵寿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论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二   “三权分立”“议会制”“多党制”是西方民主制度的主要特色,但它们在各个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事实上,西方政治制度纷繁复杂、形态各异,没有哪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完全一样的。在美国,选举是获得国家权力的唯一合法渠道,通过其他方式如政变即使控制了权力机关,也不会被公众承认。这就基本排除了因争夺国家权力而引起政治动荡的可能。……美国人的民主权力有许多实现途径,但选举是最重要的途径。……两党之间、候选人之间就美国现行及将来实行的政策展开激烈的辩论,并展示给公众,而投票就是选民对各方政策的表态。……美国的竞选费用不断上升。美国总统选举是典型的金钱政治。……民主党和共和党已垄断美国政坛近一个半世纪,两党的价值观和政治纲领在许多方面接近。而美国是一个多元社会,许多利益群体没有自己的政治代表,而现有的政治又很难使第三党崛起。

——《从美国大选分析西方的民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民主制度有哪些共同特点和不同的政体。
(3)依据材料,概括美国选举制度的优势和弊端有哪些。
7 . 地方行政制度是一个国家统治制度中的重要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中楚人表现得最激烈,齐人、赵人次之,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而在刘邦重建帝业的过程中,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又一次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由此我们看到,在东西文化尚未充分融合、战国时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
——陈苏镇《(春秋)与“汉道”》
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在当时,并不是说把全国划分成几个地方行政区,乃是这几区地方各驻有中央宰相,即成为中央宰相府的活动分张所。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中央需要派一个大员来镇压某地方,就派一个外驻的宰相。在元代,共计有如是的十个分张所,并不是全国地方行政分成十个区。行省制度在法理上的实际情形是如此。……这种行省的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所以一直沿袭到近代,依然有其痕迹。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保留,或由人民保留” “联邦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州也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联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员,不能监督、考核州政府的施政行为,州政府也不得干涉联邦事务。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联邦宪法、法律以及以联邦名义缔结的条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各州必须遵守;州的宪法或法律,凡与联邦宪法、法律或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中规定的联邦制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