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19世纪是法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共和政体确立后,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虽按规定委派共和派西蒙为内阁总理,但又要求他对总统负责而不对众议院负责。结果众议院与总统发生冲突。1877年麦克马洪强迫西蒙辞职,令保皇派博富公爵组阁。众议院起而反对新内阁,却被麦克马洪解散。

——摘编自李洪钧等主编《民主自由人权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   雨果在这部作品中探讨了造成剥削与压迫的根源,寻找消除贫困与不公的方法,大力宣扬博爱、仁慈与宽恕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冉·阿让本身是那个制度下被损害与被侮辱的对象,但是他在主教大人的感化下,洗心革面,以最大的利他主义精神,去做一个全新的人。

——潘文年、郭剑敏等《百部经典名著导读博雅高等学校通识教育丛书》

材料三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1772-1837年)认为,人类社会约存在8万年,分为4个阶级,32个时期。不过,他只对32个时期中前8个时期做了说明,他的说明如下:


——摘编自林雅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国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的标志,并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视角,说明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必然性,归纳“众议院与总统发生冲突”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这部作品”的名称,分析这部作品产生的政治背景,并用一句话归纳雨果这一作品在内容上的特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傅立叶对于人类社会划分的标准及其蕴含的社会历史观,结合所学简析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条件及其历史意义。
2021-03-10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是在中世纪、近代或现代英国,各阶层的人士,对议会和国王具有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人人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且是必须的;另一方面,人们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在国王统治下的安全感。

——王宇博《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

材料二: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的关系不是中央集权制下地方从属中央的关系。州不是由联邦政府设置的行政区划,而是联邦的成员,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的政治实体。联邦与州在宪法规定的权限范围内都享有最高的权利。同时宪法规定不设世袭国王,也不颁发贵族爵位。参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总统和众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自白幼缔、张文燕《世界近代史内容标准解析》

材料三: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进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87年宪法确立了哪些民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制度对近代法国、德国的民主实践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导致各国政体不同的因素有哪些?
3 . 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选择决定她的未来,德国曾经的战略选择对中国和平崛起有着重要的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四条 下列事务属于帝国的监督与立法权范围之内:……2)制定海关与贸易的立法,及关于帝国所需赋税立法;3)规定度量衡与货币制度……
第六条 联邦议会由联邦成员代表组成,其票权分配如下:普鲁士连同汉诺威、库尔黑森、浩斯敦、拿骚及法兰克福的原有票权共有17票;巴伐利亚6票;萨克森4票……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二十条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二       德国的问题只能用武力来解决,要建立一个“大德意志”。
——希特勒于1934年11月5日秘密高级军官会议上发言

材料三        联邦德国现代化在确立政治体制的民主制、法治、联邦制和福利国家四原则的基础上,还做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其一,政治上“不能脱离西方范围和放弃欧洲一体化的成就”;其二,经济上“在绝对自由与极权之间寻找一条健全的中间道路。”
——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治架构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依图示所列顺序概述纳粹集团用武力“建立‘大德意志’”的过程及其结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项“战略选择”的具体内容。联系联邦德国作出“战略选择”的相关背景,归纳其崛起之新特点。
2016-11-27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质量调测文综历史试卷
4 .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它们因现实的需要而生,也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99年,将近70岁的苏格拉底被指控有罪,案件经执政官初审立案后,最终交给一个由500人构成的大法庭审判。……按照当时的审判程序,须经过两轮。第一轮,原告指控,被告申辩,完毕后马上投票;如果认定被告有罪,则进入第二轮,由原告方和被告方各自提出一个处罚方式,可以附带相应理由,然后再由审判团进行投票。第一轮投票结果,苏格拉底是280票对220票被判有罪;在做完有关刑罚方式的答辩后,第二轮投票,审判团以360票对140票的结果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于苏格拉底而言,(审判)是他生命中最辉煌的一次绽放和表演;于雅典民主而言,(审判)是永远也洗不去的污点和伤痕。

——摘编自诺洪果《苏格拉底的审判及死亡》

材料二   它(第三共和国宪法)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也没有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宪法)保证了制度运转65年,妥协的宪法还有它另外一面更加重要的作用。首先,资产阶级各集团的妥协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了对付红色革命,他们必须妥协。其次,……使人们有了对宪法做出重新解释的余地,宪法可以随着资产阶级各集团力量的消长进行灵活的变通,……无需彻底变更……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沈坚《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中的稳定因素》

材料三   民主、起始于人民意愿有效实现。……从人大代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使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价值理念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人民论坛”栏目系列评论(2022.3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雅典法庭成为雅典民主“黄金时代”表征的主要理由。从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角度,说明“审判”是苏格拉底生命中最辉煌的“绽放”;从对古代雅典文明影响角度,说明此次审判是永远也洗不去的“污点”和“伤痕”。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近代法国民主进程中的重要文献。阅读材料二,概括这部宪法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当时促成“妥协的宪法”的主要集团,分析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根本原因。
(3)阅读材料三,对比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特征,一句话概括现代中国民主的突出特征。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基层民主的主要形式。综括材料一、二、三,探讨人类民主发展进程的主要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在18世纪中后期从英、法等国传入德国以后,由于德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出现了新的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的政治努力成分相对不足。它既不像英国一样是17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不像法国那样以1789年大革命的思想准备而出现,而是……在宣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理念的同时,将民族意识的提升和民族的文化认同作为自己努力的主要目标,希图以此促进德意志民族的统一。由于相关努力纯粹是文化领域的,它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一种文化气息浓厚的民族主义。

——摘编自邢来顺《启蒙运动与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

材料二   1871118日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俾斯麦任首相。他着手整顿全国经济,统一了全国度量衡和币制,确定马克为货币单位。同时对交通运输的纷杂状况进行了大力整顿,废除国内贸易的障碍,完成了国内市场的统一。在对外贸易方面也采取了统一的政策,政府为了鼓励本国工业的发展,改革原有的关税制度,对工农业都实行保护主义政策。之后,工业出现跳跃式发展。德国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19世纪最后25年,德国在钢铁、化学、电气、内燃机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承担了开拓者的角色。

——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启蒙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概括当时德国出现“跳跃式发展”的原因。结合史实说明德国在现代交通领域“承担了开拓者的角色”。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社会确实是最先进的,民主活动范围比过去大大扩大了,极大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公民直接参政的国家管理形式得以实现,经济和文化事业得到推动。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民主机构的地位提高了,各种权力的相互交错和制衡,有助于防止个人或少数寡头专权现象的出现,这套体系也体现了雅典为现今许多学者称为“极端”民主制的基本原则。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古代文明与地域性历史)》

材料二   近代民主体制到了18世纪中叶,也只是在英国建立起来了,是君主立宪制的形式。法国经过1848年革命、1871年的革命以后,它的共和制度才逐渐巩固起来,影响到比利时等一些小国。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国家到了19世纪末还未进入近代民主国家的行列。比如说德国,俾斯麦统治下的德国有了帝国议会,但并不是真正近代意义的民主。俄罗斯就更不用说了,还是一种专制的政体。

——摘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社会确实是最先进”的依据。结合所学,以伯里克利时期陪审法庭的运作情况为视角,简述当时“民主活动范围比过去大大扩大”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18世纪中叶在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并指出19世纪末德国帝国议会“并不是真正近代意义的民主”的表现。
7 . 德意志民族经历诸多劫难,却似不死鸟般一再复活崛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工业革命早期,德意志的工业明显落后于其他大国。在相当长时期内,在产品上打上“德国制造”的字样是英国方面的要求,意在提醒人们注意这可能是低档产品。然而,统一后的德国仅用30年的时间,以迅不可挡之势跃入西方强国的前列。就工业生产而言,德国在1874年已超过法国,1895年又超过英国。非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得到解决,还在世人面前竖起追求卓越、精于制造的形象。“德国制造”从此成了制造精巧、质量优良的标志。

——摘编自郑寅达《德国史》

材料二   纳粹政府国家军事统制经济的失败表明,国家军事专制不能保证私有制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德国经济学家阿尔马克在19461948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首次明确提出“社会市场经济”的概念,指出它是一种“介于自由放任政策和集中管理经济之间的混合系统”。面对当时盛行的国有化思潮,1948年,德国经济改革的主持者艾哈德力排众议,决定采用市场机制解决经济困难问题,迅速出现了商品繁荣的景象。1949年,成为联邦德国总理的艾哈德选择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这一模式在保持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更好地兼顾了社会公平。

——李稻葵《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德国模式的中国借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统一后德国工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呈现如此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述联邦德国建立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这一模式具体内容,分析其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因。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需要。管窥西方法制演进,立足国情,借鉴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形式上说,帝国是原德意志邦国王侯统治者的联盟,1871年的帝国宪法实际上是王侯之间签订的条约。按照宪法的规定,皇帝享有极大的权力,他掌管外交和军队,有十分广泛且重要的行政权力,有权解释宪法。帝国建立了两院制的议会:联邦议会作为上议院,代表各邦,成员由各邦君主任命;作为下议院的帝国议会则是全体人民的代表。对于由俾斯麦一手奠定的帝国宪制,有学者评论其极为“粗拙”;有人认为它“适合1870年的德意志”。

——摘编自陈晓律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该“帝国宪法”确立的政体。对于“帝国宪制”“极为粗拙”的观点,请结合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和“帝国宪法”的内容予以阐释。综合材料,概括西方法制演进的规律。
2022-02-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解密09 国别史之德国篇-【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
9 . 【加试题】法国大革命开启了世界政治现代化的大门,但自身却经过百年曲折才基本成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19世纪,英国尽管面临战时困难,工业生产却仍然保持着18世纪80年代的旺盛势头,继续快速增长。而在大陆,政治动荡连绵不断,商业受挫,物价飞涨,人心惶惶。战争阻隔了不列颠岛与大陆之间的交流,英国的新机器和新技术难以到达欧洲各国。因此,无论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在政治上意味着什么,在经济上和工业上,它们都意味着到1815年时法国和其他大陆国家已远远落后于英国。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材料二   1875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这部宪法体现了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

——大象2004年版《历史必修1》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概述法国经济和工业上远远落后于英国的原因。结合所学,概括拿破仑时代对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70年代法国政体中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权力平衡关系。
10 . 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需要。管窥西方法制演进,立足国情,借鉴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斯多葛学派(斯多亚学派)关于普遍人性和普世性的自然法思想对罗马法产生巨大影响。罗马的法律体系里普遍包含着当地的习惯法,即便在公元212年所有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自由民都被赋予公民权之后,也依然如此。帝国境内的法官除了援引成文法,还享有遵循并建立判例的权力。通过几个世纪的实践,他们创造出一套浩瀚无边、既系统又灵活的法典,架构出大多数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现代法律体系的主干与分支。

——引自【美】乔纳森·戴利《现代西方的兴起》

材料二 “旧制度”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一系列疑难杂症伤害,比如司法管辖权重叠,诉讼程序缓慢且昂贵。为了纠正这种状况,拿破仑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耗费了两年多时间讨论司法改革问题。其成果便是一部全新的法国《民法典》。它以6世纪的罗马法和另一些法律为蓝本,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中,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

——摘编自【美】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

材料三 从形式上说,帝国是原德意志邦国王侯统治者的联盟,1871年的帝国宪法实际上是王侯之间签订的条约,按照宪法的规定,皇帝享有极大的权力,他掌管外交和军队,有十分广泛且重要的行政权力,有权解释宪法。帝国建立了两院制的议会:联邦议会作为上议院,代表各邦,成员由各邦君主任命;作为下议院的帝国议会则是全体人民的代表。对于由俾斯麦一手奠定的帝国宪制,有学者评论其极为“粗拙”;有人认为它“适合1870年的德意志”。

——摘编自陈晓律主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等


(1)根据材料写出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名称。结合所学,概述斯多亚学派对罗马法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分析拿破仑编纂《民法典》的原因,概括该法典与启蒙原则的关系。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该“帝国宪法”确立的政体。对于“帝国宪制“极为‘粗拙’”的观点,请结合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和“帝国宪法”的内容予以阐释。综合材料二三概括西方法制演进的规律。
2022-01-12更新 | 4371次组卷 | 29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