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世纪70年代初期,德国许多城市处理污水和废物的主要方法是靠街道两旁由石头铺就的露天排水沟,通过排水沟最终将其输送到附近的河流中。由于人口日益密集,生活垃圾增多.排水沟经常被堵塞。这反映出当时的德国
A.医疗技术水平低下B.城市公共卫生设施滞后
C.化学工业污染严重D.民众物质生活水平下降
2022-05-31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经历过法国大革命、关注宪政建设的自由派领袖贡斯当认为,18世纪的革新家们“幻想法令能够塑造人心和社会”,这种对立法者能力的过高估计不是某个派别特有的,而是18世纪革命者普遍继承自启蒙的“想象”。贡斯当的主要意图是(       
A.调和共和制与君主制间的矛盾B.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
C.分析人们对大革命失望的原因D.倡导权力制衡的原则
3 . 19世纪70年代初,德国铁路类型繁多,有帝国、各邦及私人、私营铁路线等,并有60多个管理机构。1873年,帝国铁路局创立,通过国家购买逐渐实现了铁路国有化。这一举措的实施,得益于
A.四分五裂政治局面终结B.强有力的封建专制王权
C.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D.国家全而直接干预经济
4 . 关于19世纪的德意志,有学者说“收取进关、出关和过关税仅仅是各国在政治上的分裂所造成的后果,如果这一点确是政治学真理的话,那么反过来说,这些国家结成关税和商业联盟的同时,它们也必将统一成一个政治体系,这也应当是真理。”这一论断
A.表明德意志的统一要依赖经济手段
B.解释了德意志国家统一的经济根源
C.反映了实现国家统一成为各邦共识
D.强调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指导作用
2022-04-18更新 | 41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人认为,普鲁士等邦统治阶级采取“上层革命”等一系列改革,逐步完成了社会和国家性质的资产阶级化。资产阶级生不逢时,出世太晚,虽然渴望统一和自由,但害怕无产阶级卷入革命,宁愿向贵族地主要协。这说明,德意志帝国专制特征主要缘于
A.社会变革的特殊性B.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转型时代的局限性D.君主专制的顽固性
2022-03-16更新 | 744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强化训练(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528日,巴黎公社最后的147名社员被反动军队屠杀,自此,巴黎公社宣告失败。随后,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报纸开始疯狂攻击、诋毁巴黎公社。同年530日,马克思就在第一国际总委员会会议上宣读了《法兰西内战》。该书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叙述了普法战争所引起的法国政局的变化,揭露了资产阶级反动政府投降卖国、挑起内战的罪恶活动:第二部分主要记述了梯也尔反动政府发动内战和318日巴黎工人阶级武装起义的经过。马克思歌颂了巴黎无产阶级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驳斥了资产阶级对巴黎无产阶级的污蔑,分析总结了巴黎工人阶级在保卫新生政权斗争中的经验教训。

——摘编自魏晔玲《从巴黎公社到<法兰西内战>》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初,阿道夫梯也尔获得了如下称号:“巴黎公社起义的镇压者”、“为时局所必需的人物”、“法国领土的解放者”(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其任总统时期间提前还清了普法战争的赔款,使德军提前撤出法国)、“梯也尔有功于祖国”。关于梯也尔的立场,正如他本人在1872年所说:“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1873年,由君主派主导的议会做出决定——由麦克马洪取代梯也尔成为法国总统。

——摘编自《“拿破仑崇拜”的传承:从梯也尔到戴高乐》(《20世纪的世界》系列讲义第九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背景,并指出马克思创作《法兰西内战》的动机。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70年代初,法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显著特点,并简要评价梯也尔在该时期的事迹。
2022-02-20更新 | 18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需要。管窥西方法制演进,立足国情,借鉴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斯多葛学派(斯多亚学派)关于普遍人性和普世性的自然法思想对罗马法产生巨大影响。罗马的法律体系里普遍包含着当地的习惯法,即便在公元212年所有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自由民都被赋予公民权之后,也依然如此。帝国境内的法官除了援引成文法,还享有遵循并建立判例的权力。通过几个世纪的实践,他们创造出一套浩瀚无边、既系统又灵活的法典,架构出大多数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现代法律体系的主干与分支。

——引自【美】乔纳森·戴利《现代西方的兴起》

材料二 “旧制度”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一系列疑难杂症伤害,比如司法管辖权重叠,诉讼程序缓慢且昂贵。为了纠正这种状况,拿破仑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耗费了两年多时间讨论司法改革问题。其成果便是一部全新的法国《民法典》。它以6世纪的罗马法和另一些法律为蓝本,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中,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

——摘编自【美】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

材料三 从形式上说,帝国是原德意志邦国王侯统治者的联盟,1871年的帝国宪法实际上是王侯之间签订的条约,按照宪法的规定,皇帝享有极大的权力,他掌管外交和军队,有十分广泛且重要的行政权力,有权解释宪法。帝国建立了两院制的议会:联邦议会作为上议院,代表各邦,成员由各邦君主任命;作为下议院的帝国议会则是全体人民的代表。对于由俾斯麦一手奠定的帝国宪制,有学者评论其极为“粗拙”;有人认为它“适合1870年的德意志”。

——摘编自陈晓律主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等


(1)根据材料写出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名称。结合所学,概述斯多亚学派对罗马法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分析拿破仑编纂《民法典》的原因,概括该法典与启蒙原则的关系。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该“帝国宪法”确立的政体。对于“帝国宪制“极为‘粗拙’”的观点,请结合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和“帝国宪法”的内容予以阐释。综合材料二三概括西方法制演进的规律。
2022-01-12更新 | 4359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一)历史试题
8 . 德意志帝国时期,文科中学的教学内容偏重于拉丁文和希腊文,实科中学的教学内容偏重于自然科学,但当时实科中学的学生不能升入大学。1901年,德国宣布实科中学和文科中学具有同等地位,毕业生可以升入大学。这反映了德国
A.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B.义务教育的普及
C.社会等级观念的强化D.经济结构的变化
9 . 1873年5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随后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
A.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B.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
C.代议制度的曲折发展D.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
2021-06-09更新 | 10174次组卷 | 10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创新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