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在那种贵族参政、议政、辅政的情况下,官的权力界限也不分明。如西周主管政务的卿事寮可以辅政,也可以将兵作战,也可以主持重要的祭祀大典;而太史寮也可以辅政、将兵。官有一定的分工,但不够清晰严格,这是贵族政治的必然现象。

——韦庆远《中国官制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西周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

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地方督抚以平乱起家,较早接触到西方文明,对内外局势有更深刻的感悟,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变局思想。认识到自强求富及引进西器、设局制造的必要性,地方督抚开始实现思想行为观念上的现代化转变。当传统体制需要变通而中央体制不愿变通之际,改革先从地方做起。晚清督抚势力的兴起,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政局,政治权力由中央向地方转移,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李绮《晚清督抚势力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方督抚势力崛起的影响。

材料四(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

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4)依据材料四归纳作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根本原因。

2018-04-2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华鑫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补习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世纪时,德意志诸邦纷纷成立官僚管理机构,官僚几乎由贵族担任。19世纪40年代以后,大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进入到城市的行政机构中,使得官僚机构大大扩张,公共事务也日趋专业化和复杂化。这一变化反映了德意志(     
A.资产阶级占据着主导地位B.联邦制下地方权力过大的风险
C.国家统一促进了政治发展D.政治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
3 .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国民公会决定废止格列高利历,采用“革命历法”,即“共和历”。法兰西帝国成立后,拿破仑皇帝正式废止了“风花雪月”的共和历,再度恢复格列高利历。这一变化从侧面说明
A.共和历有着不成熟的一面B.共和之路的艰难曲折性
C.格列高利历更加规范严谨D.国民公会地位遭到削弱
2021-04-22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1893年,当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这一谈话只是在议会中引起了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到1912年做出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这一变化反映当时的德国
A.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B.君权遭到公共舆论制约
C.开始建立了君主立宪制D.工业化推动了民主化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71年时,有人戏称德意志帝国议会只是“发表独白”的“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除了审查和拒绝通过预算之外没有任何实权。到1899年,帝国财政改革最终还是顺从了帝国议会中多数派的愿望。这一变化反映了德意志
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B.议会权力的大幅度提高
C.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制发展D.封建残余基本上被肃清
2018-05-22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黄金卷》第四套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