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

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上
③从过程上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④其共和制的确立深受启蒙运动思想的重要影响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2 . 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B.其焦点表现为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形式的斗争、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
C.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D.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6-11-27更新 | 28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3-2014年安徽泗县双语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人戏称德意志帝国议会只是“发表独白”的“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不管是联邦议会还是帝国议会,召集权和宣布休会的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这说明德国
A.政治的发展违背历史趋势B.帝国议会是皇帝喉舌
C.代议制具有形式上的意义D.国家机构设置不健全
2019-12-01更新 | 436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1875年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
A.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B.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C.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
D.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
2019-07-24更新 | 427次组卷 | 38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7 . 18世纪下半叶,法国国王提出征收廿一税,尽管高等法院不愿登记新税法令,但是未能阻止。这种强权做法激起贵族及其他特权者的抵制,他们将君主行为斥之为“专制”,并通过公共舆论对政府施压,由此侵蚀了王权的合法基础。材料反映了
A.法国贵族成为反封建的先驱
B.法国传统秩序蕴含了民主趋势
C.征税激起了法国大革命爆发
D.贵族要求限制国王的税收权力
2019-05-10更新 | 1493次组卷 | 37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张毅同学在探究“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及发展”时整理出如下笔记。请指出其中错误之处并予以改正。

(1)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独立宣言》,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1787年宪法把联邦政府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其中总统掌握立法权。

(3)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帝国皇帝“统而不治”。

9 . 1214年,法国在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布汶战役中以少胜多,获得大捷。整个13世纪,这一事件在法兰西的历史和记忆中不断被重塑,尤其是战役领导者法国国王腓力二世的形象不断被神化。布汶战役演化为传奇体现了
A.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B.中世纪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变化
C.法兰西的历史客观真实性存疑D.王权强化与民族国家初露端倪
10 . 由下表信息可推知
1870-1913年德国煤炭、钢、铁产量变化表
时间煤炭
1870年3400万吨17万吨139万吨
1913年27730万吨1832万吨1931万吨
A.政治统一助推德国工业起飞
B.国家垄断推动德国工业发展
C.德国产业结构发展严重失衡
D.德国大力推行经济民族主义
2021-06-17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