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八条规定:“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
A.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B.君主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C.皇帝权力不受法律的制约D.带有较强的专制主义色彩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三篇:国家权力

第二条   一切权力只能来自国民,国民只得通过代表行使其权力。

第三条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

第四条   政府是君主制;行政权委托给国王。

第五条   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第七条   任何……不兼有下述条件者,不得被选为选举人……必须为产业所有人或用益权人,其产业在纳税册上已被估定有相当于当地的200个工作日价值的收入者。……

第二章

第三条   在法国,没有比法律的权力更高的权力;国王只能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并且只有根据法律才得要求服从。

——摘选自法国1791年宪法


(1)根据材料指出该宪法规定的法国政体,并概括其体现的民主原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791年宪法。
2022-04-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中晚期历史简表:

1840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侵略中国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成书

1860年,清政府与俄、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开始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方举赞在上海投资创办发昌机器厂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美国通过第十四条宪法修正案,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

1871年,德国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申报》在上海创刊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宪法通过,共和制确立

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并于1882年建立第一个火力发电站

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

1893年,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

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通讯技术,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康有为率梁启超

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维新

1898年,光绪帝宣布开始维新变法


根据19世纪中晚期历史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2-02-23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德l871-1971百年大事记(部分)

1871德国取得普法战争胜利,实现统一,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5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914-1918一战期间,德法分别加入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作战,德国最终战败
1919巴黎和会,德国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接受和约中苛刻的条款
1939-1945二战期间,德国闪击法国,法国沦亡,德国最终战败
1946法国确定了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发展方案
1949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废除了中央统制经济,建立了介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经济发展模式
1951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63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70年代法国、德国两国确立的政体。
(2)根据材料,任选一个时段,围绕“法德关系与世界秩序”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
2022-02-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此状况的共和制度不是一个派别所理想的制度,而是当时各主要派别能够接受的政治制度。他们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及历史传统、王族血缘、派别利益,直至法律条文的措辞和获得通过的可能性等。它们即使坚持着脑海中的信条,也必须脚踏实地维护着已经拥有的政治权益。因此,在谁也无法独占鳌头独断专行的情况下,彼此妥协成为唯一的出路。……由于宪法的残缺、矛盾和可变性,使人们有了对宪法作出重新解释的余地,宪法可以随着资产阶级各集团力量的消长进行灵活的变通,可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而生存下来,无需彻底变更。中、小资产阶级又依照自己的愿望对宪法条文作了微小的修改。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等

材料二   根据《临时约法》宪法由国会制定的规定,191348日国会正式召开后,便按照国会组织法,由两院各选30人为宪法起草委员,负责宪法起草。天坛被选作会场,起草工作历时三月,完成全稿,称《天坛宪法草案》。从内容上看,《天坛宪草》较之《临时约法》有所改进,赋予行政首脑对于国会的解散权,但《天坛宪草》在对《临时约法》做出部分修改的同时,依然保留国会对于行政首脑任命官员的同意权,继续实施责任内阁制,与袁氏之意相许,袁乃授意各省督军及民政长官出面反对,有谓宪法草案“比较《临时约法》弊害尤深”之语。尽管宪法草案全案也经过三读,初步完成了宪章条文的草拟和审议,却一直没能公布。以后,随着袁世凯解散国会,中华民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也随之流产。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875年宪法制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第一部宪法制定失败的原因,并概括民国初年中国有何社会特征。
2021-10-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侨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帝国这只强大的“夹子”,不仅把帝国内部紧紧地挤在一起,让内部经济浓缩交融,而且因被德国人当成“民族国家”而倍加重视。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加速了德国统一进程
B.国家现代化促进了德国国内市场的扩展
C.国家统一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
D.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统一的完成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国会相继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伤残和老年保险法》等法律,形成了社会保险体系。有学者对社会保险体系得以建立的原因归纳如下:

序号原因陈述
1人权思想的传播启蒙运动以来,人权思想在德国不断传播,工人阶级的权益受到重视,推动了德国保险体系的建立
2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权益不断斗争,推动了资产阶级政府的改良,加速了德国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
3经济发展的产物
4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影响

参考(1)(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的陈述。
2021-08-0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考前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8 . 1871年,德意志宪法对皇帝的描述为“德意志邦联委员会的主席职位”,明确皇帝只是德意志的众多国君之一,其权力是由他在联邦中的特殊位置决定,并不是由他对帝国领土的支配权决定。这主要是因为
A.国家统一尚未完成B.帝国各郡实力相当
C.联邦体制限制皇权D.制度设计存在缺陷规定
2021-07-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19世纪欧美重大政治事件表(部分)

时间事件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61法国路易十四改革,把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推向顶峰。
1689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75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87美国制定并颁布宪法。
1789法国大革命爆发。
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拿破仑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
1832英国议会改革。
1861意大利王国建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1865美国内战结束。
1871德意志帝国成立,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5法国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整理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从材料中选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以下所示材料是19世纪70年代某国宪法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该国的政体是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七条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A.直接民主制B.君主专制C.君主立宪制D.民主共和制
2021-04-08更新 | 905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