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75年宪法颁布后,法国参众两院均获独立倒阁权,并且竞相行使这一权力,导致内阁频繁更替,但内阁的更替往往只是总理下台,许多部长仍然留任,时人把这个现象称为“重新粉刷”。这一现象说明当时法国(     
A.议会是权力中心B.党派竞争注重妥协
C.实行责任内阁制D.政体运行相对稳定
2 . 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各邦国的君主大多担心修建铁路将分散客流,威胁其邦国、城市的商业中心地位。即便是当时德意志经济领头羊的普鲁士君王,也不想民众与自己享受同等速度的出行待遇。这说明当时的德意志(     
A.君主不善于接受新鲜事物B.政治形势不利于工业化进程
C.各商业中心竞争异常激烈D.国家分裂影响近代交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人说近代法国是“各种政体的试验场”,其最后确立的政体被称作“一票共和”,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缺乏共和思想的洗礼B.工业革命的影响甚微
C.民主发展的进程艰难D.共和制建立缺乏基础
4 . 美国1787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均确定了联邦制度。美国参议院议席分配遵循各州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但在德国联邦议会中普鲁士邦则拥有足够多的议席行使否决权。这一现象根植于两国(       
A.人民的自愿选择B.各州(邦)实力不同
C.建国路径的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022-06-08更新 | 8293次组卷 | 7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1875年法国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B.共和制不适合法国国情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D.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2022-05-27更新 | 314次组卷 | 55卷引用: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颁布1793年宪法,这部宪法不仅法兰西第一部共和制宪法,还“将在经历争论,度过挫折和失败甚至是产生失望之后,影响法兰西共和传统的形成,并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大宪章”。法国1793年宪法的深刻意义是(       
A.奠定了法国共和制的基础B.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C.冲击了法国封建专制势力D.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7 .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提道:“1789年之后……法国在反复的革命和复辟过程中形成的共和派与君主派,在相持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不再选择激烈的对抗。”斗争的结果是法国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封建势力占据绝对优势
C.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D.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内容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进程有关,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
A166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B178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法国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C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原则
D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统一德国继承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A.AB.BC.CD.D
2022-04-05更新 | 20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4届福建莆田市第八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下图是1870-1913年英、美、法、德四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示意图。其中,丁国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0 . 1879年1月,共和派格列维当选法国总统后自动放弃了解散议会的权力,其权限仅仅在于依照议会意愿任命总理并向内阁提出“建议”。此后,政府不再对总统负责,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名存实亡。后世称这一规定为“格列维宪法”。这表明当时法国
A.议会专制制度成熟化B.总统退出历史舞台
C.政体日趋走向民主化D.责任内阁制被废除
2022-03-02更新 | 1296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