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11914年欧洲和欧洲人世界引人注目的特点,是迄今在物质和工业上空前的增长,国际和平,国内稳定,立宪的、代议制的和民主的政府的进步,以及继续对科学、理性和进步怀有的信心。可是,正是这些年里,在政治、经济、哲学及艺术诸领域也有了一些新动向,它们对欧洲文明自由主义的前提和宗旨起着破坏作用。与此同时,新一波的欧洲帝国主义浪潮在非洲和亚洲扩散,造就了新的殖民帝国、新的世界经济联系,以及新的国际冲突和文化冲突。所有这些进展促成了并反映出1914年前欧洲的支配地位。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围绕材料自拟一个能够反映1871—1914年世界历史发展特征的主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2年的议会改革,将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改革后的选民人数从总人口比例的2.5%增长到3.3%;中等阶级主体获得了选举权,进入到政权体系之中。英国的贵族寡头制度开始分崩离析,资本主义民主大厦的根基建立起来,用和平的渐进改革方式来推行政治民主化,演变成为英国的一种传统。改革大门一旦打开,就不可能再关上,英国在1867、1884和1918年继续进行了议会改革。

——摘编自刘金源《议会改革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成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如此状况的共和制度不是一个派别所理想的制度,而是当时各主要派别能够接受的政治制度。他们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及历史传统、王族血缘、派别利益,直至法律条文的措词和获得通过的可能性等。它们即使坚持着脑海中的信条,也必须脚踏实地维护着已经拥有的政治权益。因此,在谁也无法独占鳌头独断专行的情况下,彼此妥协成为唯一的出路。……由于宪法的残缺、矛盾和可变性,使人们有了对宪法作出重新解释的余地,宪法可以随着资产阶级各集团力量的消长进行灵活的变通,可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而生存下来,无需彻底变更。中、小资产阶级又依照自己的愿望对宪法条文作了微小的修改。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沈坚《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中的稳定因素》师创教片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875年宪法制定的特点。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俾斯麦政府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俾斯麦政府进行社会立法的背景并做出简要评价。

2021-04-0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 世纪 70 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俾斯麦政府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 1883 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等几部重要法律。 1982 年宪法颁布后,通过了《涉外经济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此后,全国人大先后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写入宪法。

———摘编自许安标《新中国 70 年立法的成就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俾斯麦政府进行社会立法的背景并做出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加强立法的主要原因,并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加强立法的积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启示。
2021-01-29更新 | 44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乔治一世在英国统治了13年。但乔治一世不会说英语,又不熟悉英国的政风民情,便放手让英国大臣代他去料理国事,自己什么也不管。1727年,他的儿子乔治二世继承王位,和他的父亲一样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两个乔治由此摆脱了许多琐事,但内阁在议会多数的支持下执掌政务的做法却牢固地确立起来,今后有人再想改变就很因难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由此形成,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第三共和国的多党制党派林立,纷争激烈,使政治制度呈现出不稳定性。从1870年到1940年,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延续时间约8个月,而英国在1801年到1937年几乎两倍于第三共和国的时间里,仅更换了44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延续时间为3年零1个月。有人把法国内阁更替的过程称为"重新粉刷,在英国,当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后,内阁有权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进行改选,而内阁对议会的这种牵制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不存在的。

——摘编自沈坚《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中的稳定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英国内阁与法国内阁的相似特点,并分析法国内阁出现"重新粉刷,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主权问题成为宪法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即国家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除解决主权问题之外,宪法还解决了另一个美国人特别担心的问题:中央政府权力过大。新国家领导人最惧怕的莫过于最终建立的是一个专制独裁政府。因此新国家政府的众议院应由公民直接选举,参议院、总统和联邦法官的选举则应在一定程度上与公众意愿相对隔离。

——摘编自《评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所确立的“新的政体”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新政体”与英国政体的相同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国家?
2021-06-13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各国已有的现代化经验看,政治民主化并没有一个通用的模式。它不仅依据各国的具体情况诸如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社会现实等确立不同的政治民主化的模型,而且各国的政治民主化实际上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可能一步到位,建立一个尽善尽美、万世不易的模型。以今天的美国政治去和二百年前,即使一百年前的美国政治相比较,我们很容易地看到其中的差别。如果人们无视政治民主化在各国的特殊性和阶段性,人为地追求某一既成的模式和超前发展,那么必定不能成功,甚者适得其反。

——摘编自马勇《重寻近代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此状况的共和制度不是一个派别所理想的制度,而是当时各主要派别能够接受的政治制度。他们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及历史传统、王族血缘、派别利益,直至法律条文的措词和获得通过的可能性等。它们即使坚持着脑海中的信条,也必须脚踏实地维护着已经拥有的政治权益。因此,在谁也无法独占鳌头独断专行的情况下,彼此妥协成为唯一的出路。……由于宪法的残缺、矛盾和可变性,使人们有了对宪法作出重新解释的余地,宪法可以随着资产阶级各集团力量的消长进行灵活的变通,可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而生存下来,无需彻底变更。中、小资产阶级又依照自己的愿望对宪法条文作了微小的修改。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沈坚《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中的稳定因素》师创教片

材料二   根据《临时约法》宪法由因会制定的规定,191348日国会正式召开后,便按照国会组织法,由两院各选30人为宪法起草委员,负责宪法起草。天坛被选作会场,起草工作历时三月,完成全稿,称《天坛宪法草案》。从内容上看,《天坛宪草》较之《临时约法》有所改进,赋予行政首脑对于国会的解散权,但《天坛宪草》在对《临时约法》做出部分修改的同时,依然保留国会对于行政首脑任命官员的同意权,继续实施责任内阁制,与袁氏之意相忤,袁乃授意各省督军及民政长官出面反对,有谓宪法草案“比较《临时约法》弊害尤深”之语。尽管宪法草案全案也经过三读,初步完成了宪章条文的草拟和审议,却一直没能公布。以后,随着袁世凯解散国会,中华民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也随之流产。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875年宪法制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第一部宪法制定失败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代议制民主是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集中表现,这种权力分立、相互监督和政治公开的制度设计有其合理性。然而近年来,西方代议制民主片面强调形式民主,只重视选举程序和选举结果,忽视选举之后的民主监督制衡。再加上西方社会民粹主义与极端政党崛起,票选民主和多党制衡游戏化。2010 年,美国最高法院取消了对公司和个人政治捐款的额度限制,彻底撕下了金钱政治的遮羞布,之后的政治捐款和选举费用接连攀升。

在传统的西方政治学理论中,西方的自由民主具有“普世价值”。冷战结束后,少数西方国家在东欧中亚频繁制造颜色革命,导致一些国家解体和民族分裂;在西亚北非. ,强推“大中东民主计划”,结果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由此陷入长期内战。少数西方国家还以民主失范、选举不公为借口,加大对朝鲜、古巴、伊朗等所谓“极权国家”的制裁封锁。

——摘编自柴尚金《当今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困境》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9 .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因其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对美国历史的进一步观察表明,也许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在设计美国宪法时,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1787年5月,当来自12个州的55个代表来到费城开始为新生的美国制宪时,他们有一个共识:美国不需要一个世袭君主制,因为不受约束的君权是暴政的源泉。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的共识是“美国需要一个民主制”。这其中的区别在于,在其中很多人看来,纯粹的民主制也可能是暴政的一种。

——刘瑜《民主的细节》

材料三   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亚宁:我们可以说文化因素很重要,比如说,国民教育水平很好,这非常重要。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教育是政治的一面镜子。德国在统一前后,广泛深入地推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

——《大国崛起》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
(2)结合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论证刘瑜对美国宪法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3)材料三中德国学生像“奴仆”,美国的学生是“太阳”,反映了各自政治制度的特征是什么?从政治因素角度分析两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差异。

2019-03-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50年左右,普鲁士的绝对君主依据启蒙的理性原则,废除了地方封建等级制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中央集权制的现代行政制度体系,奠定了普鲁士“警察国家”的政权基础:在拿破仑战争导致国家危亡的紧急状态下,由普鲁士自由派官僚推动了一场政治改革,时君主绝对主义体制下的行政制度进行重组,以“行政自由”代替“党政自由”,形成了普鲁士现代行政的独特观念,并时后世的制度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1850年左右,在欧洲范围内党政民主运动的推动下,在“普鲁士式”君主立宪制的框架内,确立了对君主而非对议会负责的政府权力运作模式。

——摘编自徐健《通向行政现代化的普鲁士模式》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