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身份解放是指政治体成员在政治和法律层面不断走向身份平等的过程。英国人在身份解放之前就已经确立了核心民主机制,他们有条件在民主制度下通过改革从而逐步地、渐进地达成身份解放,这表现在直到1948年法律上对选举权的身份限制消失上。议席的开放性长期受限于财产资格,直到1847年,英国才产生第一位“工人”议员,而少数族裔的议员直到1987年才出现。而在法国1789年的大革命以后,法国的底层阶级才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早早拥有了最早形式上的投票权以及获得国家公职的机会。但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法国一直未能形成稳定的核心权力机制,直到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现代民主机制才最终确立;1962年,普选总统制的确立,使法国的宪政体制真正稳定下来。

——摘编自汪仲启《民主发展的逻辑:身份解放与机制建设基于对英、法、中三国的比较研究》


围绕材料主题,自行提炼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述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5-19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7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政治现代化模式是各民族、各国家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体制形式变迁的道路或途径。在各国、各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中,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以及同一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都会面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形势和任务,政治现代化模式在各国、各地区显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就西方国家所处的政治现代化的层次来讲,无论是其价值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还是民主政治模式中都包含了不少“现代性”因素,我们应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它,并进行批判性的吸收与消化。

——摘编自陈振川《中西方政治现代化模式比较》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治现代化模式”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05-15更新 | 35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2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辛同学参加了以“战争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了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对于德国曾是莫大的耻辱,而同时它又是德国走向民族大复兴的转折。

——【俄】列宁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

——梁启超


材料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的国家和地区民族的反抗。德意志资产阶级深深感到其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德意志爱国主义者认识到了加强民族意识、唤醒民众民族自觉的必要性。他们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致力于民族解放斗争,民族复兴运动开始广泛地兴起。

——摘编自罗群芳《拿破仑战争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

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1894年,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895年,严复首次在《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最终演变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1901年,面对“亡国灭种”的严峻危机,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从而开启了近现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精神重构的伟大历程。

——摘编自布海璐、毛维国《论近现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重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与民族凝聚力建设探寻》

通过研读,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5-14更新 | 33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题汇编—专题11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4 . 1879年1月,共和派格列维当选法国总统后自动放弃了解散议会的权力,其权限仅仅在于依照议会意愿任命总理并向内阁提出“建议”。此后,政府不再对总统负责,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名存实亡。后世称这一规定为“格列维宪法”。这表明当时法国
A.政体日趋走向民主化B.总统逐步转为统而不治
C.议会专制制度成熟化D.责任内阁制度形同虚设
5 . “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全球通史》
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德国是工业落后国家B.德国经济发展在欧洲领先
C.英国经济落后于德国D.统一后德国经济加速发展
2022-04-26更新 | 138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5讲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6 . 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颁布1793年宪法,这部宪法不仅法兰西第一部共和制宪法,还“将在经历争论,度过挫折和失败甚至是产生失望之后,影响法兰西共和传统的形成,并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大宪章”。法国1793年宪法的深刻意义是(       
A.奠定了法国共和制的基础B.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C.冲击了法国封建专制势力D.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7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由南北战争,德国经由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各自国家的统一。二者的共性在于
A.都由此建立了自己的世界霸权B.都反映了工业革命的时代潮流
C.都是国内族群矛盾激化的产物D.都证明了只有武力能实现统一
2022-04-22更新 | 422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09从中期选举看美国政治极化与民意分裂-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之【年度热点】知识与命题深度解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末,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规定:凡支持革命的外国移民都可以成为法国公民,所有公民都享有平等地位,但外来移民在语言、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特殊性不得保留。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通过实现普选权、新闻与结社自由等方式力图使所有人都融入法国并享有平等权利,但外来移民还是因为国籍受到歧视。1880-1930年间,法国政府通过向来法打工的外国人发放许可证的方式为亏损行业输入廉价劳动力,以此保护本国劳动力市场。1974年,法国政府采取应急性措施终止外籍劳工入境。1977年,法国决定以提供补贴的方式,鼓励业已入境的外国移民全家返回原籍。

——摘编自马胜利《“共和同化原则”面临挑战》

材料二

——摘自李明欢《“共和模式”的法国移民政策研究困境》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法国政府对待外来移民的态度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法国外籍移民人口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5-1982年法国已入籍外国移民状况发生变化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8年,威廉二世与英国友人交谈时透露,俄、法曾煽动德国干预布尔战争对付英国,自己予以拒绝并告知了英国。首相比洛因未严格审核谈话记录,导致国内外危机而被辞退。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首相权力受制于民众监督B.政治体制暗藏隐患
C.军国主义影响了外交政策D.舆情主导国际关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帝国 宪法,作为帝国首脑的皇帝拥有行政、军事、外交等一系列大权。主持帝国政府的宰相由皇帝直接任命,对皇帝而不对议会负责。同时,皇帝还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国家立法机构实行两院制,联邦议会中的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成为各邦君主的代言人,帝国议会由25岁以上男性公民通过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选举产生,它有权提出法案,但只有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才能生效。在这一宪政结构中,传统统治阶级居于支配地位,资产阶级仅从参与意义,上加入了统治行列。

——摘编自邢来顺《论德国政治现代化初期的“防御性”特征》

材料二   1908年8月,迫于内忧外患和风雨飘摇的局势,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君上大权和臣民的权利义务,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夫宪法者,国家之根本法,为君民所共守,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当率循,不容逾越”。《大纲》规定:臣民有合于法律明令之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在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自由;财产及住宅无故不加侵扰;有纳税、当兵义务,赋税非经新定法律更改,悉照旧输纳。

——摘编 自张溪《透析<钦定宪法大纲>中权力与权利的格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宪法》与《钦定宪法大纲》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与《钦定宪法大纲》产生的历史背景。
2022-04-21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04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之【年度热点】知识与命题深度解读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