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乔治三世(1738年—1820年)拥有强烈的权力欲望,力图使权力回到国王手中,于是便将官员的任命权控制在自己手中,希望借此控制议会,因此当时的官员质量呈现急剧下滑趋势。据此可知英国(     
A.君主立宪制度亟需完善B.文官制度受到严重威胁
C.国王权力凌驾议会之上D.政府权威面临严峻挑战
2024-01-30更新 | 20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760年前后,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托利党领袖博林布洛克在《爱国君主思想》一文中反对“篡权”的内阁与政党,“党派是一种政治罪恶”,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响下,乔治三世扩大君主权力。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宪政道路曲折复杂B.启蒙运动尚未展开
C.两党竞争十分激烈D.资产阶级实力弱小
2023-04-04更新 | 1687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3 . 当地时间2022年9月10日,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在圣詹姆斯宫正式宣誓登基成为英国新君主,他承认自己继承了“巨大的遗产”和通过君主制的“重大责任”,以下属于查尔斯三世“重大责任”的是(     
A.形式上可任命新一任首相B.在国家财政困难时决定增减税收
C.拥有国家最高的行政大权D.在议会召开时决定立法是否通过
4 . 有学者认为,从17世纪开始,英国首先确立了王在法下,即国王必须根据法律统治的原则,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英国政体应该用“立宪君主制”而非“君主立宪制”来表述。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应该是德国在19世纪后半期确立的政体。两种不同表述(     
A.推动德国政治体制改革B.反映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C.造成学术研究无所适从D.基于英德权力结构差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英国的宪政体制之所以优良,不仅是因为议会在政治斗争中战胜了专制王权,确定了“议会主权”原则,还因为在英国宪政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司法审判权的平衡作用。这说明英国宪政体制(     
A.体现了政治多元化的特点B.成为近代最完美的民主政治典范
C.使议会成为行政权力的中心D.以维持政治权力平衡为主要特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乔治三世统治时期(1760~1820年),英军在镇压北美独立战争中遭遇惨败,国内一片哗然。在议会的压力下,国王的心腹诺斯内阁被迫集体辞职,国王不得不任命反对派领袖为首席财政大臣。这反映出此时英国(     
A.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B.封建势力仍然强大
C.国工与议会的斗争激烈D.内阁地位发生变化
7 . 英国议会在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威廉三世逝世后,王位应传给詹姆斯二世的第二个女儿安妮,不能传给任何天主教徒;同时规定,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这些规定从本质上体现了(     
A.权力制衡机制B.男女平等思想C.中央集权要求D.王在法下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761年,英王乔治三世任命其亲信、托利党人布特组建“国王之友派"内阁。议员威尔克斯对此抨击乔治三世专横,被乔治三世以败坏风化的罪名加以逮捕,而下院为了逢迎国王,取消了威尔克斯的议员资格。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国王的权力并未受到限制B.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
C.上下两院之间是竞争关系D.责任内阁制并未确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60-1756年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的时期。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王权迅速衰落,使议会掌握了国家的政治生活。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议会正式成为英国政治权力中心,国王只能在名义上统一国家,议会完全有能力去控制国王。由此在1756年,乔治二世才会有这样的哀叹:“我并不视自己为国王,因为我处在这些恶棍的手心中。”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完全确立起来了。

材料二   清末,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对中国进行掠夺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政治制度,无数有识之士开始探讨英国君主立宪制这一新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其在我国直接掀起了两次社会变革浪潮,并促进我国辛亥革命的胜利,对我国清末社会变革影响巨大。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韩秀丽《浅析英国君主立宪制对清末中国社会变革之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对我国清末社会变革的影响。
2022-07-17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世纪,英国国王和贵族势均力敌,实现了“共和政体的混合平衡”。1640年英国革命的原因在于国王试图打破这种平衡。革命中废除国王,尝试彻底民主化的共和政体,却走向更严酷的专政。光荣革命后建立起国王与议会分权制衡的“共和政体”。这表明,英国(     
A.近代民主政体的确立根植于传统
B.议会权力至上是其政治基本原则
C.近代共和政体的确立具有艰难性
D.资产阶级革命引发封建统治复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