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1 . 官吏选拔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名
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
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怠慢神和蛊
惑青年

材料二

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

科目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
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
五道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1)据材料一,古代雅典公职人员的选拔有什么特点?并做简要评价。

(2)据材料二,概括唐代科举制的特点。

(3)对比材料一、二,指出二者在官吏(公职人员)选拔上的异同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734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英国书简》中写道:“英国的……《权利法案》已经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这主要基于
A.英国《权利法案》是最完美的法案
B.英国人民获得了普遍的民主权利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制度遭到否定
D.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3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和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和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叁分之二的人赞 成;总统应提出人选,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
的法官,以及一切其他在本宪法中未经明定、但以后将依法律的规定而设置之合众国官员。
材料三: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领导权属于皇帝领导的帝国宰相。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请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体现的代议制形式。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原则,结合材料进行说明。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评价三国国家元首的地位。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 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CCTV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政治文明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力的分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5 . 下图是18世纪后期英国铜版画漫画《英国“快乐”与法国“惨况”的对比》,作者想要表达的是
A.英国工业革命进程领先于法国
B.肯定英国政治势力间的“妥协”
C.英国社会生活水平远高于法国
D.反对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6 . 2012年12月18日,从英国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英国女王出席内阁会议。按照英国的惯例,下列各项推断最有可能成立的是( )
A.英国国王“统而不治”的时代已经结束B.英国国王成为议会决策者中的重要一员
C.英国国王成为英国各个政党的公共领袖D.英国国王出席会议但却没发表任何言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法、美三国的历史实践,昭示了迈向民主制度的三种方案。第一种是英国的“贵族+演化”道路,特点是重视自由胜于重视平等。第二种是法国的“专制集权+革命”方式,特点是重视平等胜于重视自由。第三种是美国的“宪政民主”立国,特点是对平等和自由都给予了均等的重视。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假若十八世纪的君主们能够致力于渐进性的改革环境,为了进步性的提高而做有益的进步性的调节,那他们的臣民就不会被迫通过流血和暴力去寻找轻率和破坏性的革新。”

——杰斐逊(美国)

(1)根据材料一,概述英、法、美三国迈向民主制度的三种方案各自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托克维尔和杰斐逊观点的异同。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国政一公之臣民,其君不以为私。其择官治事,亦有阶级、资格,而所用必皆贤能,一与其臣民共之。……臣民一有不惬,即不得安其位。自始设议政院,即分同异二党,使各歇其志意,推究辩驳,以定是非;而秉政者亦于其间迭起以争胜。”这一描述反映了作者对
A.英国宪政制度的赞赏
B.美国分权体制的赞赏
C.一战前德国政治体制的赞赏
D.美国选官制度的赞赏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充分准备的人民自行动手从事全面改革,不可能不毁掉一切。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对我来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的……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托克维尔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试结合英法革命的史实分析观点形成的依据。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托克维尔和康有为在社会变革方面的共同思想倾向。谈谈你对该倾向的看法。
2016-11-27更新 | 6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北宜昌市高三5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9月和10月分别对美国和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美期间,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重要会谈,没有在美国国会演讲。访英期间,习近平主席会见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英国首相卡梅伦进行了重要会谈,并在英国议会演讲。很显然,美英两国不同的政治体制是影响习近平主席在两国国事活动安排上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材料二:英国创立了第一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加以调整,使本国的政治制度体系趋于完善。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英美两国各自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奠定两国政治体制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3)简要分析上述政治体制的确立对两国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