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2 道试题
1 . 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郡下有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三 (明朝)阁臣至仁宣时,地位骤显。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威廉统治末年 ,内阁成员的相对固定化以及内阁会议召开的惯常化 ,促使内阁完成了从私密状态向公开状态的转变 ,……内阁也逐渐完成了从君主御用咨询决策机构向国家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的过渡。议会辩论中,“新政府”“上届政府”“现任政府”等常被议员们提及。而这里所谓的“政府”,实际上就是“内阁”,二者之间几乎可以通用。由此表明,内阁已开始取代枢密院而转化为实际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在罗威尔看来这是过去两百年间“文明世界所发生的行政机构的重大改革之一”。                                                                   

   ——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创造的“全新政体”是什么?这种政体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代内阁和英国内阁在行政权力方面有何不同。
2020-03-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内阁制度在东西方国家均有实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明代内阁制度发展与演变程过来看,内阁是有议政权的,……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的政务负担;又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自永乐直至明亡,内阁制度始终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

——摘编自杜志明《明代内阁制度的宰相化及其终结》

材料二   16世纪~18世纪初的(英国)内阁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最初只是国王召集大臣共商国事的会议,“光荣革命”后,内阁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一直到英国的乔治一世担任国王期间,由于不会说英语,开始很少参加内阁会议,反而由大臣主持。1721年,英国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出任内阁首相,内阁制正式形成。后来不断发展完善,英国的内阁由议会多数党领袖组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但实际上要对议会负责。

——摘编自《浅议中英内阁制度》


(1)依据材料一,分析明代内阁制度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前后英国内阁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对君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9-02-1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浙南联盟(温州九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世界诸国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与发展,引用了如下公式:

综合国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文化实力)

这一公式表明,一国的综合实力由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四个实力要素构成。

——摘编自阎学通《历史的惯性》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提炼观点进行论述,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1-08-2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一轮复习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国王由实权变为虚位,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封建贵族退到了历史舞台的后面,但中世纪政治体制的框架、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机制,仍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许大华《论“光荣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原定这次会议的任务是修改《邦联条例》,但是《邦联条例》所确立的体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美国国内和国际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重新构建美国政治体制,制定一部新的宪法取代《邦联条例》。会议代表在取得共识之后,很快便由讨论对《邦联条例》的修改,转入对制定新宪法的讨论,因此这次会议便称为“制宪会议”。会议经过三个多月的激烈争论,终于在1787917日通过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草案,并提交各州批准。

——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特点,分析其制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两国代议制确立的相同点。
2022-06-20更新 | 198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在英国议会发展史上,14世纪历来不象13世纪(议会产生时期)和17世纪(近代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建立时期)那样引人注目……尽管在16世纪以前,议会尤其是下议院的权力不断扩大,但这时期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

——引自程汉大《14世纪的英国议会的发展》

材料二   法国的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在英国,国会有权修改宪法,因此,在英国,宪法是可以不断地被修改的,或者宁可说它根本没有宪法。国会既是立法机关又是制宪机关。”……英国的历史学家罗威尔说,在任何政府之下,习惯法和惯例都是存在的,也是必须存在的,……在英国虽然有如此多的习惯和惯例,但人们总是自觉地严格地遵守它们,最熟悉的例子之一就是,国王必须根据内阁的建议履行自己的职务,以及内阁在失去下院多数议员信任时,必须提出辞职或解散议会,这些都没有成文的法律作出过规定,但人们却都严格地遵守着。

——摘编于马啸原所著《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在国内外民主运动的强大压力下,英国终于在183264日通过了议会改革法案,取消了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56个“衰败选区”的全部议席,30个人口不到4000人的双议席的选区各削减一个议席。……在城镇,年收入10英镑以上的房主和年交付l0英镑以上房租的房客有选举权;在各郡农村,年收入10英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有选举权。……英格兰的选民总人数由原来的40余万增加至65万左右,而当时英格兰的人口总数则为l600万,因此选民人数仍只占人口总数的大约1/25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为什么“十四世纪历来不象十三世纪和十七世纪那样引人注目”?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的宪政体制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2021-09-2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枢密院初创于1536年,在“求恩巡礼”的压力下,亨利八世公布了咨议会中19名核心成员名单。1540年,枢密院有了正规的、单独的记录.其中的专业人员有了单独的薪酬,此时,不少的会议通知是以私人信件的形式发出的,多达40%的枢密院法令是在西摩家中通过的,会上没有产生正规的记录,也没有严格的签字制度。1549年后,枢密院的重要决策都是在枢密院中做出的,逐步确立起”依枢密院治理”的行政体系,建立起依枢密院为核心的政府。1551年通过枢密院法令,规定重要的国务信件均须在枢密院会议中当场拆开,国务信件的接收与处置权正式收归枢密院。枢密院逐步确立起集体知情、集体协商、集体决策制度,所有成员都要签字确认决议。1584-1585年议会通过了由枢密院草拟的(女王安全法》,规定如果女王意外身亡,枢密院成员应当联合议会上院另外5名贵族,共同承担治理国家的职责。首次在法律上肯定了枢密院同议会联合制定决策。

——摘编自边瑶《英国新君主制下的决策机制初探》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枢密院职能的演进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枢密院演进的影响。
2021-08-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16届高三卷中卷大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古代监察体系初步建立。魏晋至隋朝,御史台是国家最高监察机构。唐朝设立了台院、殿院、察院,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此外,还建立了系统的谏官制度。宋代沿袭唐制,又在地方上的州内设通判监察行政,设提点刑狱司专司刑讼,设转运使监督财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明朝初年,中央台、殿、察三院合并为都察院,同时,设置独立于都察院的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活动,科道并立,地方设按察使司。清朝形成了“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实现了高度的严密统一。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监察权力来源于皇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虽然具有其独特性,但也难免会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其局限性。

——摘编自高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

材料二   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西方现代监察体制的核心,最具权威性与代表性。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在此基础上,英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各种不同的监督机构,构成了一个多行业、多地区、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网络,以教育、防范、惩处为手段,以保护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政治权力为目标的反腐败机制。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监察制度效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美国《1787年宪法》,马来西亚史学家黄枝连评价道:“从美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新宪法才是一个进步的、有革命意义的、合乎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他们创造出一个今后几十年到一两百年,可以为美国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最有效服务的政治形式”。

——摘编自《<1787年宪法>和美国政体的转变》

材料二 人们以为欧洲的旧政体会继续在英国实行,但是透过那些旧名称、旧形式,人们了解到,自17世纪以来,英国已经基本上废除了封建制度,使各个阶层渗透融合,开放了贵族政治,并且取消贵族阶级,让财富变为了一种势カ,使人们在法律、税收面前人人平等,公开言论自由。这些都是中世纪社会所不存在的新原则。这具古老的躯体慢慢地汲取这些新生的事物,慢慢地进行复苏和重组,在保持本来面目的同时更具生命力。所以说,17世纪的英国已经完全蜕变为一个现代国家,它只保留着中世纪的一些影子作为对历史的祭奠。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革命性”与“有效性”。
(2)依据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1-01-15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1)为了保证“全体人民”掌权,雅典主要设立了哪些政治权力机构?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伯利克里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特点。

材料二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接触与碰撞:16世纪以来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


(2)根据材料二,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材料三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明确了君主对议会权力的认可;1689年的《兵变法》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国王对军队的控制权;1694年的《三年法》则规定,一届议会为期最多不得超过3年,并且每3年之中必须至少召开一次议会……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四   1787年,国民议会起草了新的政权体系蓝图——《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其中强调了个人权利。美国领导人将联邦政府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同意遵从这部宪法,保障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及宗教信仰自由等个人自由。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总结近代代议制政体的共同特征。
2021-01-0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宋濂《元史》

材料二   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意味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最早实行政治变革,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榜样。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开始于何时?对后世有何影响?元朝面对辽阔疆域,在地方管理上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怎样的榜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村民自治的性质。综上,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认识。
2020-11-20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