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乔治三世(1738年—1820年)拥有强烈的权力欲望,力图使权力回到国王手中,于是便将官员的任命权控制在自己手中,希望借此控制议会,因此当时的官员质量呈现急剧下滑趋势。据此可知英国(     
A.君主立宪制度亟需完善B.文官制度受到严重威胁
C.国王权力凌驾议会之上D.政府权威面临严峻挑战
2024-01-30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海兴县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执政时期(1760~1820年),国王仍保留个人选择大臣的权力。一些比较重要的国家职务、教会职务和军事职务的任命仍集中于国王及其亲信手中。这表明当时英国(     
A.国王仍处权力中心B.光荣革命成果遭到了侵蚀
C.君主专制统治复辟D.代议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
2023-06-0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海兴中学、南皮中学等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英国一段时期内,贿买选民之事非常普遍,有时议员的席位甚至公开标价,给那些最有钱的高官显贵或富商巨股用钱来换取政治地位,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时,一个议员席位标价为1500镑,后来价格不断上升。到乔治二世(1727-1760年)在位时涨到了2000磅。材料反映了英国(       
A.责任内阁制存在弊端B.封建地主势力衰落
C.议会权力进一步扩大D.君主立宪有名无实
2023-06-02更新 | 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169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几个财政法案,限制国王的收入。威廉国王得到的终生享用的收入只及詹姆士二世的一半,完全不敷支出,用当时议会成员埃特里克的话说,新国王被置于了“仅够伙食钱”的困地。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国王权力被完全剥夺B.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C.责任内阁制已经确立D.财务状况逐渐恶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713年,英国外交委员会通过了一份结束欧洲战争的条约,安妮女王将条约提交枢密院,要求予以通过.枢密院院长克蒙德里强调枢密院决策权的独立性,并顶撞了女王,结果他为自己的轻率举动而受惩罚,丢了官职。这表明,当时英国(     
A.代议机构形同虚设B.固守传统的君权观念
C.内阁的权力在膨胀D.君主立宪制尚需完善
6 . 在某中学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同学们研究的一个专题的内容涉及三个重要事件:《权利法案》的颁布;沃波尔成为内阁首相;1832年议会改革。这一专题最有可能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B.英国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C.英国民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D.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7 . 国内史学家在强调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同时,认为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世界扩展并由此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近代开始于
A.新航路的开辟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近代科学兴起D.法国建立起共和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世纪中期,英国国王有选择和任命首相及其他内阁大臣的法定权力。但实际上,国王只能接受议会选举结果,委任在选举中获胜的党派领袖为首相,授权首相组阁。这说明当时英国
A.法律未能得到执行B.内阁权力开始膨胀
C.议会主权得以确立D.国王“统而不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近代早期,欧洲先后发生过两场且有重要意义的革命。一场是1688年英格兰的"光荣革命",一场是1789年的法国革命。两场革命都是在制度层面上展开的,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政治现代性。英格兰的"光荣革命"走的是"君主立宪"的道路,它用法治性质的立宪主义反对专制主义。在君主框架下,政体却从专制走向宪制。法国革命是带有民主性质的共和主义革命,它同时摧毁了"国王的两个身体",既消灭了君主的肉体又取代了王政的制度。绵延上千年的古老国体,从君到民,发生一百八十度的翻转。比较之下,"光荣革命"是保守主义性质的革命,而法国革命则是激进主义的。由此,保守主义现代性和激进主义现代性便构成了17世纪以来制度现代性的两张面孔。

——摘编自邵建《现代性的两张面孔∶英法现代化进程的比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