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权利法案》和代议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明确限制王权,保证了议会立法和财政等方面的权力;1701年《王位继承法》则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英国这两个法案的 颁布
A.否定了“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B.表明国家行政权力完成转移
C.确立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地位D.顺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2 . 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A.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B.英王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C.责任内阁制有名无实D.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未确立
2020-01-2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形成了议会下院与国王的分权。议会仅仅夺取了立法权和财政权,行政大权仍然是国王的“世袭领地”。但国王为了便于推行其政策,不得不从下院势力最大的(即多数党的)议员中选用大臣。这表明当时英国
A.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B.《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C.实现了权力间的制衡D.“议会至上”得以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这说明英国
A.议会与国王相互制衡
B.国王财政大权受限
C.议会掌握行政权力
D.国王已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5 . 1708年,英国议会提出的议案因安妮女王的否决而遭扼杀。就在同年,由于议会强硬派的坚持,女王被迫承认辉格党的胜利,不得不同意辉格党人组阁。这反映出英国
A.内阁专横现象较突出
B.实现国王虚位的目标
C.宪政体制仍有待完善
D.责任制内阁制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颁布法律或终止法律的效力;不得征收和支配税金;议员在议会中的发言、争论或提出议案不应受到法院或议会外任何地方的审讯。其作用是
A.创立了三权分立体制B.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C.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力D.提高了内阁的政治地位
7 .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由此,英国确立了(     )
A.两党制
B.民主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
D.联邦制
8 . 1716年,辉格党人为长期霸占议会,通过“七年法案”,将每届议会延长到七年。但以后国王经常“扯皮”,干扰它的正常执行。从1784年到1832年,共召开十三届议会,平均每届历时三年零七个月。这表明当时英国
A.权力之争导致政局不稳
B.君主立宪制度尚待完善
C.议会地位仍处王权之下
D.政党竞争利于王权扩张
9 . 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迫使国王在《大宪章》上签字,并且逐步形成早期的议会制度。17世纪“光荣革命”后《权利法案》颁布,英国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据此可知,英国
A.具有限制王权的传统
B.君主“统而不治”局面形成
C.“议会至上”由来已久
D.资本主义代议制度逐步完善
10 . “这(光荣革命)是一场由地主贵族发动并坚持的阶级运动,议会虽然勇于反对国王,坚持自己的权利,同时却又把大部分人民拒之门外。”该观点意在说明光荣革命后
A.国王依然是政府首脑
B.议员选举有严格限制
C.新贵族操控行政机构
D.议会的地位受到挑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