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是
A.协调当时社会各种矛盾B.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C.确保国家摆脱殖民统治D.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2020-07-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
A.赋予各州主权B.恢复邦联制度
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2020-07-09更新 | 10045次组卷 | 108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2019年9月24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宣布,众议院将开始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正式的弹劾调查,称他违反了总统就职誓言和宪法所规定的义务。10月8日,白宫正式致信众议院,表示不会配合对特朗普的弹劾调查。这说明美国
A.众议院有部分司法权B.行政权相对独立但受制衡
C.总统可以不接受弹劾D.国会没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4 . 孟德斯鸠说:“如果同一个人或是……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一思想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为
A.实行邦联制B.确立三权分立C.实行联邦制D.加强中央集权
2020-04-14更新 | 222次组卷 | 15卷引用:天津市2014-2015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5 . 不同时期的历史教科书是后人认识当时思想和社会面貌的重要资源。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主题一】最早的外国史教材:

材料一、1867年,京师同文馆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开设外国历史课程,当时使用的教材《各国史略》,是杨枢和长秀翻译的,它的蓝本是欧美国家的历史教科书。

——胡鹏林《从京师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


(1)依据所学知识,京师同文馆开设外国历史课程的背景及原因有哪些?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主题二】教科书中孔子形象的变化:

材料二、“中国之历史,即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

——商务印书馆《最新教科书系列》1904年

“孔子没,历代帝王奉之为先师。祭奠用王者之礼,列《论语》于官学。……孔孟之道,实为中国之根本。”

——光明书局《中国历史教科书》1906年


材料三“影响到后世,竞被那辈自托于儒者所播弄……桀黠的君相,就假以自便,硬抬孔子,,于是孔子的尊严愈益隆重……但实际上是以礼法束缚人们,以上陵下罢了”

---顾颉刚、王钟麒《现代初中本国史》1923年


(2)比较材料二、三,指出两者的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主题三】教科书中的美国印象:

材料四、“美国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因为按照宪法规定,必须有一定财产的人才享有选举权利和被选举权。……最高法院曾多次帮助美国资本家,宣布工人罢工为非法,残酷地镇压革命的工人。……美国的政治制度保障了美国有产阶级的利益,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为的是地主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实为剥削的自由。”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1958年

材料五、“联邦制……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三权分立……防止独裁的出现。”“1787年宪法……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仍然存在着不足,后来,陆续以修正案的形式加以弥补。”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一》(高级中学课本)2007年


(3)材料四和材料五对美国政治制度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4)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5)无论是孔子、还是历史上的美国,所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本身是不能改变的,但不同时代的历史教科书对它们却有不同的解释。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2020-03-1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法制、自由平等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以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为例,指出其“本源精神”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政府的所有权力,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民大众;由胜任官职的人执政,任期有一定限制。”


(2)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体现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大众的?为防止个人专权该宪法是怎样规定的?体现出什么原则?

材料三   《临时约法》违背了孙中山的建国理念和同盟会的革命方略。辛亥前,孙一直主张革命成功后实行美国政体,《组织大纲》集权于总统完全符合他的意愿。“革命方略”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宪政……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综观民初政情,《临时约法》成了总统与内阁、政府与议会、中央与地方、军事与民政诸多冲突的根源,最终导致孙袁决裂、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其后,南北混战,武夫称雄,《临时约法》,终成废纸。

——《<临时约法>为什么会成为废纸》


(3)结合材料三,分析为什么说“《临时约法》违背了孙中山的建国理念”?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根据材料四指出“五四宪法”在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和宪法所体现的原则。
2020-02-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塘沽一中、汉沽一中、大港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2019年12月1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表决,批准向众议院全院递交关于弹劾总统特朗普滥用职权和妨碍国会调查的条款,一旦获得众议院审议和多数支持,该弹劾案就将进入参议院接受审理,若获得至少三分之二参议员支持通过,特朗普就要被解职。这段材料表明
A.国会是美国政治权力中心B.总统受国会监督并对其负责
C.立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D.分权与制衡是美国政治特征
8 . “小铁片”也有大文化,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设计色彩纷呈,五花八门。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
A.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特点B.邦联制下的松散无序状态
C.交通管理没有统一的规范D.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原则
2020-01-20更新 | 476次组卷 | 18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9 .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A.立法权、行政权、检察权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D.检察权、考试权、行政权
2020-01-13更新 | 731次组卷 | 28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2月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美国宪法规定:由各州的选举人组成“选举人团”来间接选举总统;选举人的资格是有限制的,联邦议员和官员不得担任选举人;当选举人选不出总统时,由众议院选举,但实行参议院投票方式,每州一票。美国选举总统的这种方式
A.暴露了联邦体制的弊端
B.落实了三权分立的理念
C.维护了多数民众的利益
D.规范了共和政体的运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