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的中央机构,临摹了唐代的框架,虽有三省,但已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二府三司”的中央行政中枢体制,即中书门下掌行政事务,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中枢与枢密院持文武两柄,号“二府”。“二府三司”各有分工、相对独立,惟皇命是从,理论上互不统属。此外还设有台谏系统,“台谏”乃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谏官事权重大,设立初期可“纠绳天子”,随着台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官制改革,取消了“纠绳天子之权”,台谏转而“规谏宰相违失”。在高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下,中央机构难以长期保持这种分权制衡的状态,积贫积弱的局面也随之产生。

——摘编自李艳《宋代中枢机构的构成及其制约机制》

材料二   孟德斯鸠最早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原则,这一思想原则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核心,三权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美国的政治分权就是这一思想的成功典范。美国国内政治局势已为接受新型的分权思想做好了准备,加之作为曾经被殖民的美洲人,民众渴望更多的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因为可以说分权原则在美国的发展是一种必然。在这种分权原则下,立法、行政、司法三机构无权力中心,不存在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该原则是一个国家的权力的划分形式,一个国家的权力在谁手中、如何行使,决定一个国家内部的安定团结与发展,决定一个国家整体的发展方向,这种制约与平衡也为更多国家所认同。

——摘编自吕艳《美国政治中分权原则的再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中枢权力制衡机制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采取三权分立原则的原因,并简要评价这一原则。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分权和美国中央权力制衡机制的主要不同。
2022-08-05更新 | 38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12·上海·高考真题
2 .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B.中央政府与地方分权而治
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
2019-01-30更新 | 1648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美国总统拜登刚上台时推行了新移民法令,要求100天之内暂停驱逐非法进入美国境内的移民,结果遭到了得克萨斯州的反对,不但有人要起诉拜登,而且得克萨斯州一度要举行独立公投以脱离美国的统治。材料主要反映了
A.美国总统的政策不得人心B.拜登的做法违背了宪法的规定
C.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特点D.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体制
2021-11-16更新 | 560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汇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修筑边境墙的行政令,但这并不代表签署之后此事就会立马进入实施阶段。国会首先需要就修墙的数十亿美元预算进行立法投票,光这个阶段就要耗费数月。这反映了美国
A.立法机构国会已越权B.坚持分权与制衡原则
C.推行三权分立较艰难D.总统违背了宪法原则
5 . 据美国《纽约时报》,2021年1月11日美国众议院民主党人又提出了一项弹劾特朗普的条款,指控他上周“煽动暴民袭击国会大厦”。特朗普由此成为首位在一届任期内两次遭遇弹劾的总统。根据美国宪法精神,接下来,特朗普将
A.辞职,结束总统生涯B.使用否决权,以制衡国会
C.解散众议院,并重新选举D.面临参议院的审查投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代表情况表,据此可知1787年宪法
代表土地投机者高利贷者工商航运者持大量公债者奴隶主
人数1424124015

A.体现了人民主权
B.消除各阶层间的矛盾
C.宣扬了自由平等
D.强调实际的集团利益
2019-06-26更新 | 813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詹姆斯·罗伯逊认为:“权利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有可能滥用职权,”“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为了最有效地避免总统滥用职权,美国制定并颁布了《1787年宪法》制约其权利,确立了
A.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
B.民主选举众议院和参议院议员的原则
C.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的原则
D.人人平等,公正之上的原则
8 . 美国费城制宪会议的部分代表提出了一系列立宪设计的规范性原则:不能做自己利益的裁判者;以野心对抗野心;控制和利用党争;减少制度挑战良心的机会;限制政治决策的范围等。这些原则旨在
A.支持赋予联邦政府广泛的权力B.运用理性追求理想政治
C.赞同实行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D.调和大小州之间的矛盾
9 . 翻开美国历史,共有十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其中包括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和特朗普。它体现出了美国政体的重要原则是(     
A.君主专制B.封建独裁C.联邦政体D.分权制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独立战争的硝烟未尽,美国却已险象环生:根据1777年《邦联条例》建立的邦联合国会,名为国家领导机构,实际权力十分有限,自身威望难于建立。1786年,马萨诸塞州负债累累、陷入绝境的农民们在独立战争的退伍军人丹尼尔·谢斯的领导下揭竿而起,凸显了邦联体制的脆弱和积弊。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无力在外交折冲中保护美国利益,英国拒不履行《巴黎条约》,而且与西班牙联手对合众国进行经济封锁;对内,则无法领导和协调13个州,各州自行其是,以邻为壑、不相往来。国内经济严重萧条,国债年息高达1200万美元,而国家年收入仅20多亿美元。

——摘编自百度词条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为美国制定了第一个治国方案——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联邦政府为各州的中央政府,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

1)最高立法机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2)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对宪法负责,对国会的立法有否决权。

3)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10条修正案,用法律的形式保证了公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但是,印第安人和广大黑人并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美国的联邦制度和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邦联政府面临的困境。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国家结构形式发生的变化,并全面评价美国建国初的宪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