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于1787年参加美国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看到了奴隶制和《独立宣言》的精神互不相容,但南方的经济和社会已经和奴隶制密不可分,奴隶制的废除所带来的震动不是他们当时能够承受的。据此可知,制宪会议(     
A.带有明显的妥协精神B.致力于实现国家统一
C.反思精英治国的理念D.肯定奴隶制度的价值
2022-11-07更新 | 39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的中央机构,临摹了唐代的框架,虽有三省,但已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二府三司”的中央行政中枢体制,即中书门下掌行政事务,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中枢与枢密院持文武两柄,号“二府”。“二府三司”各有分工、相对独立,惟皇命是从,理论上互不统属。此外还设有台谏系统,“台谏”乃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谏官事权重大,设立初期可“纠绳天子”,随着台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官制改革,取消了“纠绳天子之权”,台谏转而“规谏宰相违失”。在高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下,中央机构难以长期保持这种分权制衡的状态,积贫积弱的局面也随之产生。

——摘编自李艳《宋代中枢机构的构成及其制约机制》

材料二   孟德斯鸠最早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原则,这一思想原则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核心,三权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美国的政治分权就是这一思想的成功典范。美国国内政治局势已为接受新型的分权思想做好了准备,加之作为曾经被殖民的美洲人,民众渴望更多的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因为可以说分权原则在美国的发展是一种必然。在这种分权原则下,立法、行政、司法三机构无权力中心,不存在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该原则是一个国家的权力的划分形式,一个国家的权力在谁手中、如何行使,决定一个国家内部的安定团结与发展,决定一个国家整体的发展方向,这种制约与平衡也为更多国家所认同。

——摘编自吕艳《美国政治中分权原则的再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中枢权力制衡机制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采取三权分立原则的原因,并简要评价这一原则。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分权和美国中央权力制衡机制的主要不同。
2022-08-05更新 | 38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美国疫情严重,但没有官员因此被追责。其原因在于,在选举民主制下,对高级别政务官员的问责形式主要通过选举,但选举周期过长;对事务类官员来说,官员所作所为只要符合程序规定,即使导致比较糟糕的结果,也无需负责。材料意在说明
A.美国的政治制度尚未稳定和成熟
B.政党分肥制使政府行政效率日益低下
C.西方行政管理制度存在一定弊端
D.西方缺乏对政府官员的监察问责机制
4 . 据美国《纽约时报》,2021年1月11日美国众议院民主党人又提出了一项弹劾特朗普的条款,指控他上周“煽动暴民袭击国会大厦”。特朗普由此成为首位在一届任期内两次遭遇弹劾的总统。根据美国宪法精神,接下来,特朗普将
A.辞职,结束总统生涯B.使用否决权,以制衡国会
C.解散众议院,并重新选举D.面临参议院的审查投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总统拜登刚上台时推行了新移民法令,要求100天之内暂停驱逐非法进入美国境内的移民,结果遭到了得克萨斯州的反对,不但有人要起诉拜登,而且得克萨斯州一度要举行独立公投以脱离美国的统治。材料主要反映了
A.美国总统的政策不得人心B.拜登的做法违背了宪法的规定
C.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特点D.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体制
2021-11-16更新 | 546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汇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除有缔结条约权外,还可与外国政府签订行政协议。因缔结条约需经参议院的批准,杜鲁门以签署行政协议的形式来避开国会的干预与控制。在其任内,他签署的条约不过132个,而签署的行政协议却高达1324个。杜鲁门这一做法
A.体现了专制独裁的倾向性B.确立了总统权力中心地位
C.违背了分权制衡的合理性D.改变了三权分立基本构架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会发现,一个民族国家的政治制度,甚至一个地区的政治制度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换言之,政治制度是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演化的,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宏观上看,历史跨入一个新的阶段之后,政治制度也必然会发生脱胎换骨的改造。从微观上看,在政治体制的大框架确定之后,还会对局部不断进行调整。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社会是运动着的,政治体制必须跟随着社会的运动而变动着。人是社会的人,但更是自然的人,自然界的规律是新陈代谢,人的本性喜欢求新求变,由人组成的社会亦反映了人的这种特性。政治体制是社会的一部分,如果政治体制固守旧章,要么它的基础被运动着的社会逐渐瓦解,要么它窒息社会的发展,最后终究要被社会长期集聚的能量的突然爆发而彻底摧毁。所以,在西方政治制度史上出现过两种情况,痛苦的突进式变革和温和的渐进式变革。从历史上来看,这两种变革交互进行着。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政治体制的变革,并非都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有些也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如一些军事专制或独裁之类的体制,它们在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都出现过,不过是一个民族国家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这类不符合人类基本原则的政体将会消失。

——摘编自张定河、白雪峰著《西方政治制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8 . 美国预算拨款权力掌握在国会手中,国会不通过预算案就意味着政府不能花钱,很多需要花钱的工作无法开展,员工的工资也将难以支付。从1977年到1996年19年间,由于民主党和共和党分歧较大导致预算拨款案多次搁浅,联邦政府被迫关门17次,几乎平均每年关门一次。由此可知
A.政府权力的大小与行使完全取决于国会
B.两党因阶级利益不同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C.美国式的民主运行方式仍然有待于完善
D.两党轮流执政的制度根本无法实现民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初期改前代御史台为都察院作为中央监察机构,对全国十三道监察御史负有领导、监督与考核的职责,而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又创设六科给事中制度,即在吏、户、礼、兵、刑、工六科中,各设置给事中之职,其具体职能如:对各科驳正违失、对口监察、弹劾在京大臣等等。六科给事中不受都察院的管辖,与都察院相互制约、监督。清朝都察院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派遣御史监察专项工作,例如检查档案、巡视京营、学校等。战争期间,还可以派御史监记军功。

——摘编自韩兵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简论》等

材料二   14世纪时,英国国会由贵族院、平民院组成。1343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慑于国会的压力,宣布贵族院有权控告大臣。1386年,平民院又因财政大臣萨福克伯爵滥用职权而向贵族院起诉并获胜。这样,就确立了平民院提出弹劾案、贵族院审判的监察弹劾程序,由此形成惯例,并得到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的确认。在此基础上,英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各种不同的监督机构,但因地方高度自治,缺乏全国统一的协同机制。1787年,美国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肯定了议会的监察弹劾权,此后,监察弹劾权作为议会监督政府的手段,被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

——摘编自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18世纪的中国与欧美其监察制度形成过程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共同的历史作用。
10 . 1689~1875年,英、美、德、法等国宪法文献的相继问世,说明了
A.欧美国家经济危机导致政局动荡B.共和政体成为时代潮流
C.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D.欧美国家建立法律同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