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法、美三国的历史实践,昭示了迈向民主制度的三种方案。第一种是英国的“贵族+演化”道路,特点是重视自由胜于重视平等。第二种是法国的“专制集权+革命”方式,特点是重视平等胜于重视自由。第三种是美国的“宪政民主”立国,特点是对平等和自由都给予了均等的重视。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假若十八世纪的君主们能够致力于渐进性的改革环境,为了进步性的提高而做有益的进步性的调节,那他们的臣民就不会被迫通过流血和暴力去寻找轻率和破坏性的革新。”

——杰斐逊(美国)

(1)根据材料一,概述英、法、美三国迈向民主制度的三种方案各自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托克维尔和杰斐逊观点的异同。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原因。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充分准备的人民自行动手从事全面改革,不可能不毁掉一切。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对我来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的……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托克维尔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试结合英法革命的史实分析观点形成的依据。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托克维尔和康有为在社会变革方面的共同思想倾向。谈谈你对该倾向的看法。
2016-11-27更新 | 6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北宜昌市高三5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3 . 据2011年10月16日美国中文网报道:尽管各界对伊拉克安全部队的能力及国内稳定仍有疑虑,美国已放弃年底撤军截止日期后继续在伊拉克留驻美军的计划,决定全部美军于明年1月之前撤出。这将正式终结美国自2003年3月开始的八年多伊拉克战争。下达调动军队命令的权力应该属于
A.总统奥巴马B.美国国防部C.美国国会D.美国陆军部
2016-11-27更新 | 3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湖北省黄石二中高三高考压轴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