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读《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1789年生效时的主要内容》列表
序言宪法产生的渊源
第一条规定立法权
第二条规定行政权
第三条规定司法权
第四条规定授予各州的权力
第五条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
第六条规定宪法的效力地位
第七条规定宪法本身的批准问题
下列选项中,对表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突出宪法制定的群众基础B.全面借鉴启蒙运动的成果
C.重视中央集权的体制构建D.缺乏人权问题的具体规定
2 . 下表摘引了美国学者所著《1787年之夏:缔造美国宪法的人们》一书的部分目录。对下表中各章节核心内容解读合理的是

目录

第三章着火的房子:1787年的春天…
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三:6月11日……
第十章小州的胜利:7月11日-17日……
第十九章瑕不掩瑜;9月8日-17日。

A.“着火的房子”,反映美国联邦体制面临危机
B.“人类的五分三”,表明种族歧视已经不存在
C.“小州的胜利”,说明美国中央集权制的衰弱
D.“瑕不掩瑜”,说明颁布的宪法存在着局限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代设置的御史大夫,开了大一统封建王朝监察制度的先例。汉代,御史大夫掌监察权,辅助宰相监察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驻于内廷,监督君主和皇室成员。唐代,监察权则愈加独立和系统,尤其重视防范皇室与政府相互争夺权力,因此,唐代的监察权划分成了台、殿、察三个监察系统;中央政府的监察系统包括监察与谏议两项。宋代的监察权在制度上体现为台谏分行,“政令之推行有缺失,则台官弹劾之;其政令自身有不当,则谏官封驳之”,台谏本以主持公议为要义,然而,伴随着政治结构内部相权低落而君权上升这一趋势,尤其是将谏官改为由君主亲擢这一重要转变,谏院遂形成与政府对立制衡之势,君臣一体的格局遭到破坏,监察权也失去了尊严与认同。明清时期,君权强化,但明代仍让权能极重的分科给事中制度监督政府专营部门,分科给事中享有审核权、封驳权、意见权和政令否决权。

——摘编自柳诒徵《国史要义》

材料二分权制衡作为西方立宪主义理论的核心,在被借以解读中国政治传统中的监察权原理时,从逻辑上来看,往往难以贯通融洽。围绕中国的监察权传统,钱穆在历史政治学视野中对监察权的基本原理及其宪制精神展开了系统性的新诠释:“中国传统政制,因由此制度之存在,故虽不能如西方之不能有国会与政府为对立,而政府权力仍有其自身调节之机制。”监察权内化于政府体系,这与西方追求监察权与行政权的对垒牵制的制衡原理泾渭分明。议会制政府中,民众与政府之间有一国会,民众对于政府的监督以及政府对于民众意见的获取均以国会为中介。“若我们说西方政权是契约的,则中国政权乃是信托的。”圣君贤相,常为中国社会上的一种普遍希望。信托政治的传统是以治理人的职权规定与政治责任是否匹配为核心,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不是以克制人性为中心,而是更为注重德望与实责的相辅相成。显然,相对于西方宪制架构对有限权力的热衷,中国监察权传统则更为重视国家治理者所具有的学识与道德如何转化为治理效果。

——摘编自胡云《风宪再造:钱穆政治思想中的监察权理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作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监察权理论在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政治的不同表现。
2022-07-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表摘引了美国学者所著《1787年之夏:缔造美国宪法的人们》一书的部分目录。对表中各章节核心内容解读合理的是
目录
第三章着火的房子:1787年的春天…
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三:6月11日……
第十章小州的胜利:7月11日-17日……
第十九章瑕不掩瑜:9月8日-17日。

A.“着火的房子”:联邦体制面临危机B.“人类的五分三”:民主政治尚不完善
C.“小州的胜利”:中央集权制的衰弱D.“瑕不掩瑜”:宪法不足处未加以弥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单一行政官”理论是在对美国宪法有关总统权力条款的解读过程中产生的理论,其核心含义是:任何对总统掌控行政部门进行限制的企图都被视为违宪。“单一行政官”的概念形成于两百多年前的制宪会议。后来,“单一行政官”理论不断地发展演变,为美国总统不断扩展其行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可得
A.美国权力制衡体系名存实亡
B.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C.美国政治运行机制发生变化
D.立法权和行政权逐渐集中于总统
6 . 【制度的“可视化”】

下图为小楚同学在开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探究学习时,绘制的某一时期君权和相权的受力分析图。


君权和相权的受力分析


请以小楚同学的分析图为范本,围绕中外历史上的某一制度,绘制一幅类似的示意图,并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5-24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
7 . 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在于为现化社会的政治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典城邦民主制的演变英国代议民主制的演变美国代议民主制的演变
柁伦改革:第四等级不担任官职:四百人会议的设立:抽签选举和任期制;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克里斯提尼改革:各等级公民参政;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陶.片放逐法。
伯利克里改革: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男性公民不受财产限制;津贴制;权力机构的权威和职权明确加强。
1689年《权利法案》
1721年开创多数党领袖纽阁先例
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18年实现成年男子的普选权;
1928年选民总数占在成年人中的.比例达97%.
194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
1776年独立宣言、《邦联条例》
1787年《联邦宪法》
1789年第一届联邦政府成立
1861年废除南方黑人奴隶制
1870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不得因种族、肤色而拒绝或剥夺公民之投票权
1971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之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关系而被否定或剥夺

提取上述材料中雅典城邦民主制演变的两条信息,并结合所学运用英美两国民主制演变的史实,对其意义进行解读。(要求:明确提取的信息,解读须有史实依据,表述清晰。)
2022-03-09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8 . 梦想是人类最美好的愿望,每个人、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梦想天下应该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想状态,统治者应该“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摘编自《孟子》

材料二   清国革命领袖孙中山……多少年来,他一直都是满清王朝统治者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某个时候开始,他的头颅就被大清政府重金悬赏,然而他却能一次次逃脱大清政府编织的追捕网,并且悄无声息地周游世界,积极从事革命宣传,指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他的梦想……。     

——1911年10月14日的《纽约时报》

材料三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学者普遍认为,《独立宣言》是美国梦的根基,在《独立宣言》之后制定的宪法等各种法律为美国梦提供了法治保障……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好的制度,个人再好的梦也难以实现。

——刘植荣《解读美国梦》


(1)孟子认为理想的治国思想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哪些具体措施?
(2)孙中山为实现救国梦想提出了三民主义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孙中山提出救国方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阐释1787年宪法如何为美国梦提供法治保障?
2021-02-2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制度演变

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演进过程。某高中学生收集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结合课堂所学,第一步绘制了下列示意图。



(1)根据上述制度产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2)有历史文献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述制度中与记载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对应的字母)

第二步整理资料


(3)下列资料中,能作为研究美国早期政治实践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____。(双选)

第三步解读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前代相比,秦朝的政治体制有两大特点:其一,废除封邦建国制,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其二,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由中央任免的流官任期制度。秦代的中央政治机构,延续战国君主集权政制的演变趋势而加以规范整齐。”


(4)请概括该学者对秦朝政治制度的认识(不能原文照抄)。
2022-04-06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中外史综合练习(1)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把国家当作“理念”来看待的黑格尔,曾揭示过一个极重要的道理,他指出,国家制度是各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必须适合于本民族“理念”的发展。因此,每个民族都有着具有自身特点的政治制度,要想把某一民族的国家政治制度强加给另一个民族,往往是徒劳无益的。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解读文中“理念"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并予以阐述(要求:紧扣材料,自拟论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