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美国最高法院在裁决是否允许公开所谓的“五角大楼文件”的案子时,站在报纸而不是政府一边。美国最高法院还裁决说,新闻媒体应该受到“第一修正案”的某些保护使之不受诽谤罪威胁,从而避免媒体业主因害怕受到诉讼和财产损失而不愿意对公共事务做充分报导。材料反映了
A.最高法院拥有媒体审核权B.最高法院拥有较高独立性
C.媒体影响最高法院的审判D.新闻自由在美同存在争议
2020-04-04更新 | 472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妥协是政治的艺术,是西方民主政治得以确立和发展的一种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英国)议会两党密谋,共同支持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夺取王位,从而实现了权力的交接。这是一次妥协的事变。从表面上看,原有的政治制度一点也没有改变,但实质上的变化却是非常大……这以后,国王的权力一点点丢失……流血的革命没有解决问题,非暴力竟将问题解决了。

——钱乘旦《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

材料二   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且在实施中也变成了一种妥协的机制。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各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而不必走上推翻宪政的极端道路,从而保证了宪法能够面对不断出现的现实挑战,适应不断发展变动的社会。

——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妥协的事变”中,英国是如何实现妥协的?并分析英国政治妥协产生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
3 . 1780年6月由马萨诸塞州制宪委员会制定的州宪法,规定了大、小乡镇之间围绕邦议会代表权、行政职位的设置、司法权的地位、邦与各乡镇之关系。马萨诸塞州宪法
A.是美国地方最早的宪法B.标志着美国成为了联邦制国家
C.突出该州在美国的地位D.为联邦宪法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2020-03-27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0届高三全国I卷第一次在线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787年美国宪法在阐述政府的目的时,使用了“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 利”“得享自由”等“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 (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由此可见,美国宪法
A.超越了最初的阶级属性B.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C.调和了不同群体的利益D.缺乏应有的权威性
2020-03-03更新 | 219次组卷 | 17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湛江市2019届高三10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美国的制宪者们并不愿意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但是在建立联邦时,要铲除奴隶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会极大损害南部蓄奴州的利益,从而破坏联邦的基础。”可见1787年宪法
A.代表南部蓄奴州利益B.违背启蒙思想基本原则
C.着眼美国的整体利益D.是妥协的产物不能长久
2020-02-16更新 | 1749次组卷 | 56卷引用:【校级联考】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能力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B.实现了民族独立
C.确立了议会立法的原则D.确立了现代政党制
2020-02-11更新 | 435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7 .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番话:“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美元。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这说明富兰克林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
A.白人的利益B.黑人的利益C.穷人的利益D.议员的利益
2020-02-05更新 | 231次组卷 | 32卷引用:辽宁省凌源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2020-01-17更新 | 413次组卷 | 115卷引用:2014届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2009·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9 .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A.立法权、行政权、检察权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D.检察权、考试权、行政权
2020-01-13更新 | 737次组卷 | 2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其中包含了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驳正违失指对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权力监察。北宋前期通过银台封驳司主管公文的传递、审查、新闻发布和档案的整理留存等,是公文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机密公文必须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送,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

                     ——孟宪玉《宋代封驳制度权力制约的精神的当代价值》

材料二 美国宪法设计了一个不允许任何权力分支部门掌握全部政府权力,同时又能整体而有效地推进政府工作的权力关系模式。它规定国会有权要求总统条陈政策以备审议,有权建议、批准总统对其所属行政官员的任命,有权批准总统对外缔结的条约等,从而体现了国会对总统的制约。……同时,美国宪法还规定了总统对国会的制约。表现在:总统有立法发掘权,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对立法机关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论权力制约原则》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封驳制度与美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
2019-12-27更新 | 178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大附中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