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独立之后美国各州享有立法权,1787年汉密尔顿宣称:“对宪法以及立法机关制定的任何法律的解释权应属于最高法院。”“宪法与法律相较,以宪法为准。”“最高法院必须有宣布违反宪法明文规定的立法为无效之权。”汉密尔顿这样说的根本意图是
A.树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权威
B.维护扩大中央权力的联邦体制设计
C.理顺普通法律和宪法之间的关系
D.确立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的共和政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该观点
A.强调法律至上思想
B.主张中央集权体制
C.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D.凸显议会至上理念
3 . 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其中有泰勒、强森、克利夫兰、胡佛、杜鲁门、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均未能幸免。它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A.中央集权B.分权制衡C.两党制D.联邦制
2019-08-17更新 | 118次组卷 | 30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 选修2第2单元第5课 美国独立革命(练习)
5 . 下表反映了美国建国以来的选举制度改革情况,据此可知
1778年南卡罗来纳通过的州宪法规定,选举参众议员和州长的选民需要拥有50英亩土地或城镇地块,或在选举前一年内纳税达到3个先令
1867年国会通过法律,禁止现存的或以后组建的合众国准州以种族、肤色和以前的奴隶身份为由剥夺任何人的选举权
1919年国会通过联邦宪法第19条修正案,规定不得以性别为由剥夺合众国公民的妇女选举权
1965年国会通过《1965年选举权法》,禁止任何州或政治分支机构(包括县政府、教区或选民登记机关)以种族或肤色为由利用选举权的资格限制,或选举程序等手段限制,或剥夺合众国任何公民的选举权

A.社会各级公权利得到充分保护
B.选举民主得到不断推进
C.代议制民主运行机制不断完善
D.选民财产限制逐步取消
6 . 比较英美两国政体,表中序号所代表的内容应是
项目美国总统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英王
元首的产生方式选举
国家元首任期终身制
政府首脑总统
国家权力中心议会
A.①总统②选举③任期制④首相⑤总统
B.①总统②世袭③任期制④首相⑤总统
C.①首相②世袭③任期制④首相⑤国会
D.①总统②世袭③终身制④首相⑤国会
2019-06-25更新 | 531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7年罗斯福向国会提交“填塞法院计划”咨文,提出“如果法官在70岁拒绝退休,总统有权再额外任命一位大法官与其共事”。对此,最高法院大法官休斯反驳指出“增加法官会降低法院效率”。最终参议院以70比20的结果否决了这一方案。这反映出美国
A.总统试图扩大行政权力
B.参议院捍卫司法独立
C.民主程序复杂效率低下
D.民主政治基石的坚实
2019-05-20更新 | 74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8-19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8 . 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腿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权力制衡意味着强制性的对话,有利于促进利益均衡。比如:2006年纽约地铁工人大罢工,最后,一方面工人的养老金低贡献率得以维系,另一方面工人又必须略微提高对医疗保险的贡献率,同样是“斗争双方”都必须做出妥协。……一个充分制衡的政治制度,等于无形中增加这个制度里的“协商点”,从而尽显消减公共政策中的专断性……当无数普通民众开始走进大都会博物馆欣赏艺术品,去林肯中心听歌剧,坐在咖啡馆里聊政治,谈论貌似“事不关己”的全球变暖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说,美国民主最后的结果不仅是“大量贵族的平民化”,更是“大量平民的贵族化”。

——摘自刘瑜《民主的细节》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处处注重权力均衡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美国政治与古希腊、中国相比的优势及其作用。
2019-05-1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二历史暑假作业:第6讲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确立
18-19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些国家效法法国、美国,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夺取国家政权之后,先后确立了以民主共和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共和主义的宪政制度逐渐取代君主立宪的宪政制度,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政主流。……英国《权利法案》第4条,法国《人权宣言》第2、17条,《美国宪法》特别是1791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5条,以不完全相同的表述,确定了一个根本的共同原则: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武汉大学教授梅荣政《谈谈宪政问题:中国不能效仿西方宪政模式》

材料二   近代中国宪政移植中的文化抵抗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明确提出独尊儒家文化,排斥西化,更不认同基督教文化。这一类以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及民国初年的袁世凯为代表,他们倡导以儒教为宪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力主把儒教定为国教写入宪法;第二种是表面上接受时代或国情的要求进行立宪,但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典型例子就是清末的预备立宪活动;第三种是在宪法制度的设计中有意无意地规避以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为中心的“人权保障”和“有限政府”这两个宪政的基本内核。

——据黄文健《论近代中国宪政构建中的制度移植与文化抵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是如何确立和实施宪政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宪政构建中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019-05-18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高二历史暑假作业:综合模拟卷(一)
10 . 西方的法律传统扎根于古代的罗马文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法上下千余年,期间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很大,法律也由产生、发展逐步趋于完善,它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帝政前期、帝政后期四个阶段。罗马法主要分为人法、物权法、继承法、债法、诉讼法等方面。人法包括自由权、市民权、家族权、名誉、婚姻、夫妻财产、儿童监护等;物权法包括动产、不动产等;继承法包括遗嘱继承、法定继承、赠予等;诉讼法包括法定诉讼、程式诉讼、诉讼程序、诉讼非常程序等。

——摘编自周相《罗马法原论》

材料二 西方文明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它的法制文明。它是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来西方社会得以稳定和发展的坚实基础。而西方法制文明的渊源和基石便是由古代罗马人所创造的法律制度。罗马还开创了一个先例和原则:政治或政府的内部权力必须受到制衡。罗马首创的这一权力制衡原则成为日后西方政治的发展的普遍原则,其意义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当今的西方政治体制中,无论是采取哪种政体的国家,权力制衡原则均是其政治发展的首义和灵魂。

——摘编自兰奇光《罗马文明历史地位的重新评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罗马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对罗马帝国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力制衡机制下的近代英美政体模式。归纳影响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规范的罗马法的原则。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马法的发展演变过程对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启示。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