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期以来,西方许多人,尤其是天主教徒将他视为令人景仰的,“诱导异教徒皈依的”传教士。而东方却将他视为促进东西方交流的科学家。这种评价主要是因为他向东亚地区传播了西方的天文学、几何学、地理学知识,以及人文主义和天主教的观点,同时他又向西方介绍了中国文化。也因此,有人将他视为一位汉学家。

利玛窦和他的同事们虽然只争取到了不多的信徒,但后人把他的作用看出为日后的冲击准备了基础。因为他们通过假托儒教学者,已经使中国人较容易接受基督教中较少争议的部分,而具有敏锐思想、学识渊博和迷人个性魅力的利玛窦是发挥这种作用的理想才干。

——摘自360百科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对剥夺人权的暴君政体进行激烈的抨击。孟德斯鸠建议实行立法、行政及司法三权分立制,同时还强调了三种权力互相牵制的重要性。卢梭的思想更为激进,他在呼吁实行民主制的同时,提倡起义或革命的权利。

       ——摘自冯国超《世界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初年的中国社会与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社会是不同的。那时法国的资本主义已有了相当充分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具备与封建生产方式抗衡的力量。而20世纪初年的中国提供给中等社会的社会变革的基础是不成熟的、薄弱的。新式知识分子是“中等社会”最进步的部分。但他们的思想、观念并不是从中国社会里直接孕育出来的,而是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因此,他们与他们所代表的社会之间有着某种程度的脱节。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以利玛窦在明末的活动为代表,在中国早期的西学东渐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在批判专制王权和教会神权方面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学说和主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何19世纪晚期的法国最终走上民主之路而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屡遭挫折?
2020-03-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历史试题
2 . 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普遍要求,但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价值和民主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8年12月,法国总统选举中,农民把几百万张选票投向了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致使路易・波拿巴当上了总统。不久(路易波拿巴)又发动了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到第二帝国末期,由于拿破仑三世减轻赋税的诺言不仅没有兑现,而且变本加厉地横征暴敛,又强迫农民交纳“血税”,把他们的子弟送到战场上当炮灰。他们……“成为拥护共和主义的了,这一转变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材料二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共和制度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法国与德国政体差异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颁布有何积极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中国政治体系基本框架的组成部分
2019-01-0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安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