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0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期,普鲁士政府通过参股和给予利息担保等方式资助私人铁路公司。在统一后,德国通过大规模购买实现了铁路国有化,并对铁路部门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这主要说明( )
A.交通运输成为经济发展先导B.国家干预经济模式逐步形成
C.政府自觉地推动工业化发展D.铁路建设促使国家统一完成
2022-08-03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3月网络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卡尔霍恩强调“民主国家的公民应该培养起协调的意向”,在他看来这种意向是一切立宪政夺中心的、能起保存作用的原则。如果没有这种意向,不能取得自愿的协调,就只能通过暴力取得非自愿的协调。但是使用暴力或以暴力威胁同时也是在鼓励“反对自己的势力以暴力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而对对方使用暴力的担忧又促使己方预先武装起来以对抗任何暴力抵抗,由此各方必然陷入“暴力循环“或“暴力陷阱”而不能自拔。既然妥协是暴力以外唯一可供选择的办法,拒绝把妥协作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手段必然是暴力的前奏。因此政治妥协即使有其代价那也是“自由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摘编自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妥协精神》


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2-07-19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1871年以后,虽然德国结束了政治上的分裂,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但德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一个由各地区和各邦组成的拼接物,一个由不同历史和文化传统构成的组合体。这一状况(     
A.反映德国的联邦制度名不副实B.阻碍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C.表明统一国家的认同有待加强D.导致国内民族矛盾尖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的成立是妥协与平衡的结果,这种妥协体现在自由主义和君权思想之间,且各邦君主的代表还组成了联邦参议院,负责立法,这些都增加了新帝国政体的脆弱性。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德意志帝国(     
A.政治变革背离世界潮流B.代议制民主有待发展
C.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D.军国主义的色彩浓厚
2022-07-07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府谷中学和绥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下列史论一致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与议会相互制约
B美国总统不对国会负责分权制衡具有虚伪性
C德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封建专制色彩浓厚
D日本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天皇退出政治舞台

A.AB.BC.CD.D
2022-06-28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02讲走向整体的世界-【暑假复习与自学课】2022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纲要下+选必一)
6 .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差异,民主制的形式与实质迥然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二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法国革命为什么在1870年前要用暴力方式?
(2)据材料二指出“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不利影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具体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德国
A.帝国结构的松散性B.对外政策的扩张性
C.资本主义的保守性D.君主制度的脆弱性
2022-06-23更新 | 6892次组卷 | 46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7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8 . 19世纪后期德意志的统一对欧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俾斯麦在实行“铁血政策”统一德意志的过程中,原本属于德意志的邦国但最终被排除在外的是
A.奥地利B.普鲁士C.丹麦D.法国
9 . 美国1787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均确定了联邦制度。美国参议院议席分配遵循各州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但在德国联邦议会中普鲁士邦则拥有足够多的议席行使否决权。这一现象根植于两国(       
A.人民的自愿选择B.各州(邦)实力不同
C.建国路径的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022-06-08更新 | 8251次组卷 | 7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题汇编—专题11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几乎无一例外,现代化的起点的标题都是“西方世界兴起”,而且名副其实,覆盖整个西欧。有学者将大西洋贸易、专制制度和对外战争中的获胜或失败三个核心因素作为实现现代化机制的主体部分。下面反映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因素。


——摘编自叶成城唐世平《第一波现代化:一个“因素十机制”的新解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因素”拟定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自拟论题,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2-06-06更新 | 477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