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德意志的统一和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871年德国境内流通的硬币有126种、银行钞票有108种、国家纸币有43种。新帝国成立后,1873年通过货币法,确立金本位制;1875年通过银行法,将普鲁士银行改为唯一握有发行纸币权的帝国银行,建立起以中央银行为首的银行体系。材料表明
A.德国政府放弃了自由贸易原则B.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增强
C.政治统一促进国内市场的形成D.德国黄金业开采冶炼迅速发展
2 . 有人认为,普鲁士等邦统治阶级采取“上层革命”等一系列改革,逐步完成了社会和国家性质的资产阶级化。资产阶级生不逢时,出世太晚,虽然渴望统一和自由,但害怕无产阶级卷入革命,宁愿向贵族地主要协。这说明,德意志帝国专制特征主要缘于
A.社会变革的特殊性B.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转型时代的局限性D.君主专制的顽固性
2022-03-16更新 | 740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内乡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训练试题6
3 . 1487 年,德意志巴伐利亚公爵阿尔布雷希特四世颁布《纯正啤酒法》,确保仅用未受污染的洁净水酿造啤酒,这一法律得到众多邦国的认同;1871 年,巴伐利亚将这一法令能否被接收作为其加入新德意志帝国的条件。对“纯正啤酒”意识的强化有利于(     )
A.促进统一进程B.强化君主权威
C.推动文化融合D.增强民族认同
4 . 【德国的分裂与统一】

材料一   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摧毁了阻碍德国统一的内外势力和德意志联邦的全部旧关系,完成了300多年来德意志民族不断追求的统一大业,并把德国带入了现代化国家的行列。统一的德意志民族不再任由欧洲强邻欺压和宰割。统一也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生产力的发展。但其保留了专制主义的君主政体,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俾斯麦在统一过程中煽动并利用的民族主义情绪,使德国成为欧洲国际政治中不安定的根源之一。

——摘编自唐晋主编《大国的崛起》

材料二   1945年2月,在法西斯灭亡的前夕,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一致同意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1949年9月,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尽管如此,接受了历史教训的德意志民族,在东欧剧变的历史环境下争取民族统一。1989年,民主德国宣布“柏林墙”开放,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1990年,在美、英、法、苏四强同意下,两德达成统一。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德国两次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两次统一的方式的差别及其影响的不同。.
2022-02-13更新 | 26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圆创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从英、法等国传入德国的启蒙运动在宣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理念的同时,将民族意识的提升和民族的文化认同作为自己努力的主要目标。这说明当时的德国
A.国内市场关卡林立B.政治上四分五裂
C.工业革命举步维艰D.宗教改革导致信仰缺失
6 . 德意志帝国时期,文科中学的教学内容偏重于拉丁文和希腊文,实科中学的教学内容偏重于自然科学,但当时实科中学的学生不能升入大学。1901年,德国宣布实科中学和文科中学具有同等地位,毕业生可以升入大学。这反映了德国
A.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B.义务教育的普及
C.社会等级观念的强化D.经济结构的变化
7 . 普鲁士新建立的炼铁、铁器制造和机器制造企业,为全德之冠,占70%以上。1870年,德国铁路线的长度(不包括奥地利)为18560公里,其中普鲁士的铁路里程为11520公里,全德铁路网的运营为普鲁士掌握。这说明
A.工业革命助推德国统一的实现B.政治分裂阻碍了德国的现代化
C.近代交通决定了德国内部差异D.垄断资本的崛起推动政治转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1年,恭亲王奕䜣等奏请筹办洋务,引进、仿造外国坚船利炮,以应对内外交困的危局,从而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程——也是近代科学技术传播和各类近代企业陆续兴办的过程。然而,总的来说,当时的清皇朝并没有明确的近代化意向。事实上,甲午战前洋务企业的开办,新式军队的建立以及绝大多数新式学校的创办,大都是得之于地方督抚。而且,当时中国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非常落后,兴办近代企业,势必要依赖外国的机器设备、生产技术乃至技术人员和信贷资金。一些洋务派官僚又不思振作,甘愿听任外国人的摆布。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瞄准那些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重工业和新兴工业的发展具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组织和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如国立物理研究所(1873年),国立化工研究所(1878年),国立机械研究所等。俾斯麦本人对当时的尖端科技“电的进军”的意义并不理解,但他却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尚未掌握的世界高新科技。德国人把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科学研究同生产过程联系起来,互相渗透,相互促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现代化起步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德国快速实现工业化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德两国现代化起步的认识。
2021-08-05更新 | 412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1848年,由各邦代表组成的德意志国民议会成立。国民议会在讨论德国统一方案时,容纳奥地利的大德意志方案与排除奥地利的小德意志方案争论激烈,主张普鲁士国王继承德国皇位的建议也被普鲁士国王拒绝,政治分歧还引发多邦人民起义,1849年国民议会被迫解散。据此推知,在当时的德意志
A.实现统一尚未成为各邦国的共识B.自上而下完成统一将是必然选择
C.奥地利成为统一大业唯一的阻碍D.实现统一的历史条件已基本具备
2021-05-18更新 | 498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