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图是1901年美国杂志刊登的漫画《难以孵化的巨蛋》。这反映当时西方列强认为(       
A.“中国是一块肥肉,不咽不快”B.“瓜分中国一事,实为下策”
C.“中国是沉睡的狮子,不要吵醒”D.“中国是一艘头等战舰,破烂不堪”
2 .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022-01-27更新 | 261次组卷 | 139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舟山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3 . 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②三人最终目标一致,可谓殊途同归
③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④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 . 1900年6月21日,清廷发布向八国宣战的诏书,李鸿章看到这份诏书的第一反应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之后各国代表在上海领事馆商定完毕《东南互保章程》。有学者认为,这次任性的宣战其实是给11年后的辛亥革命作了一次提前预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B.广东省率先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C.该战争的性质与辛亥革命一致D.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晚清时期的中国,危机此起彼伏。伴随着外国的侵略,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斗争。以下属于该时期中国军民坚决抵抗外来侵略事件的有
①黄海海战   ②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   ③镇南关大捷   ④天津保卫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 . 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领导阶级纲领或指导思想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平均主义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资产阶级兴民权、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阶级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2020-01-17更新 | 712次组卷 | 4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学业考试质量抽查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支部队与日本侵略者作战
A.唐景崧的部队
B.义和团
C.丁汝昌的部队
D.刘永福的部队
2017-12-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普陀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史的变化。中国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为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御河东路更名为Rue Meij(明治路)、洪昌胡同改为Rue Verbiert(南怀仁路)等。以下哪次侵华战争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因果关系?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0 . 史论结合、依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评价问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原文。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两则条约内容的最大不同之处。
材料二 从1937年到1945年,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外,我国其它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共达620多亿美元,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
——摘自《百度百科·日本侵华战争(词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态的角度概述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严重破坏。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为什么将9月3日确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举行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
2016-11-27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舟山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